《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之模块2:乐观向上 和谐共进

发布日期:2013-03-08
分享:

 

乐观向上 和谐共进

 

本讲制定人签字:   施梅    教研组长签字:   董丽娟      授课教师签字:         

 

目的要求: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和谐的主要方法内容,使其把握心理健康调节的方法,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培养乐观心态,帮助大学生树立交友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2)人际交往 

2、教学难点:(1)人际和谐           (2)异性交往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实践项目: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测试

导入新课: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的环境,主要就是要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其中协调好自我身心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是前提。

每个生命个体都处在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中,环境制约着人生,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地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过程。人们只有协调好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 、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翻看报刊、浏览网络新闻,人们发现,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犯罪等问题呈上升趋势。而这一切触目惊心的案例背后,隐藏着一个日益被重视的名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人断言:“现在的大学在校生已成为脆弱的一代。”

案例:   马加爵、药家鑫案件

      学业就业压力大 海大学生与父闹矛盾上吊轻生

      荆州一大学生沉溺网络 蜗居网吧不愿归校

      大学生杀死邻家女孩埋尸厕所

      北大新生上吊自杀:出事前仍在解数学题 疑因课程太难

      广州大学新生自杀:饭菜不合口,跳下七层楼

 

【讨论】

问题一:如何看待这些大学生出现的问题?

问题二:我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有没有什么心理异常的情况出现?(附件:心理健康程度自测题)

问题三: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心理健康?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体的身高、体温可以用尺子、温度计准确测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就困难得多了。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人玩扑克游戏正玩得开心,同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扑克牌,他立刻哇哇大哭,你认为他正常吗?也许你会认为他不正常。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你还这样认为吗?

     有一位同学,精力旺盛,易于与人相处,成天无忧无虑。可是近两个星期来,他变得极为抑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晚上失眠,还时常发出阵阵失去控制的哭喊。他是精神不正常了吗?也许你会这样认为。但是,假如你知道,他两个星期前收到家里的来信,得知自己的弟弟得了白血病,两天前又得知弟弟已离开人世。你还会认为他的精神出了问题了吗? 

     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呢?——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相对的。判断人的心理健康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社会身分、情境等各种因素。某些行为发生在孩子身上是正常的,发生在成人身上则是不和谐的;某些行为发生在女性身上是可以接受的,而发生在男性身上则难以容忍;

   基于此,心理学家提出判定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就是看其在同等条件下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模式。至于具体的标准,则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综合各种观点,根据大学生年龄特征、社会角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一般认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为: 

(1) 智力正常:一般大学生都能达到,较好的水平表现为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主动调节,并能适应表达和控制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绥。(不大起大落,频度保持大致一定的幅度范围内) 

(3)意志健全:不仅是知道该做什么时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懂得在需要放弃时,能够放弃。

 (4)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指人格的各要素(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完整统一,平衡发展,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的大学生其所思、所想、所行是协调一致的,并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有的人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或者所想不同于所说,所说不同于所做,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5)自我评价正确: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既不妄自尊大,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不妄自菲薄,甘愿放弃可以发展的机会。 

 (6)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并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窄、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获得并与人分享友谊,乐于助人,团结协作。 

(7)社会适应正常:适应社会,还要适应自然环境。心理健康的学生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并能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 (比如现在天气转变,很多学生穿衣不能与温度保持一致适应)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

 

2、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适应问题。如:环境、学习、生活等。

(2)学习问题。例如:学习适应不良、目标计划不明确、学习策略不多、学习热情不足、学习考试焦虑等等。

(3)人际交往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或自卑;胆小孤僻、性格内向;多疑、不愿意与他人交谈;对人冷淡;不善言谈等。

(4)恋爱问题。表现为:对恋爱的迷茫;在失恋中难以自拔。

(5)求职择业问题。如:择业自卑感、择业焦虑、茫然心理、择业嫉妒心理、 盲目攀高心理、消极依赖心理等。

 

 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特点

(1)个体化的成长道路。

从学校到学校,出现了问题,对自我敏感,如

(2)学习过程的特点

从中学到大学绝大多数的学习是观念性的学习,多以成绩衡量,一旦一次考试失败,急迫的希望证明自己,二次考试在失败,对自己评价容易出现偏差,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从而产生期待性的焦虑,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肯定。

(3)大学生人生任务比较集中。

除了复杂的学习任务外、还要有对象、工作

什么时候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太闲、太忙、太紧张

太闲,没目标,就跟自己过不去,找来一面镜子使劲照··

(2)生活方式与环境的重大变迁

对不同的格调的生活方式是否能适应。

(3)连续性的生活事件打击

一个打击可以接受,但是连续的失恋、没钱、偷、家里出事了等,承受过多的应激反映,反复刺激你的心理

(4)价值观念的冲突——双趋、双避

如我们对自己父母是爱的,如果父母天吵架、打架,动不动还打你两下,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大学生自觉保持心理健康是迫切的。

 

【讨论】

问题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二)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能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使得同学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化逆境为顺境,变困难为动力。因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自信心,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心理健康。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形影神赠答诗》。意思为纵然身处大风大浪之中,也不欢喜也不悲叹,凡事尽力而为,无需多过纠结思虑。从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独特的思考。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案例】造成人们无力感的三种心态。

美国的塞利格曼教授(美国心理学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终身成就奖。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认为三种心态会造成人们的无力感:一是永远长存。即把短暂的困难看作永远挥之不去的怪物,这是在时间上把困难无限延长,从而使自己束缚于消极的心态不能自拔。二是无所不在。即因为某方面的失败,从而相信在其它方面也会失败。这是在空间方面把困难无限扩大,从而使自己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看不到光明。三是问题在我。即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一味地打击自己,使自己无法振作。这里的“问题在我”,不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代名词,而是在能力方面一味地贬损自己,削弱自己的斗志。

【教师分析】一次失败,不代表全部失败

一次失去,不代表永久丧失

今日的失败,不能说明明天也会失败。一旦出现以上三种心态,应检视认知方式有无偏差。

人一旦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就要敢于正视它们,切不可采取逃避应付的态度,这就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在众多困难和挫折面前,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通过矛盾分析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否则就会焦虑彷徨、手足无措,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其次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持自身的身心健康。实践证明,系统学习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学生,一般都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与保健。最后,也可以通过听心理健康课或讲座,阅读心理卫生方面的书籍,以及寻求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等途径,来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同学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3、合理的调控情绪

【案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叹息: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忧;每逢阴天,老太太又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终于积忧成疾,卧病在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两个儿子倒也孝顺,四处寻医问药,幸访得一智者,口授一计曰:"晴天好晒盐,老太太应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老太太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念一想,保你没愁发喽!"老太太依计而行,果真变愁苦为欢乐,日渐心宽体健起来。 

【教师分析】细细品味这个故事,对我们有很多多少启迪。

情绪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欢快、兴奋、愉悦等情绪能提高人们学习、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而不满、抱怨、悲伤等则会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之中还会消磨自己的意志,甚至降低人的免疫力,易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大学生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良的情绪和烦恼的心情应及时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地宣泄或转移,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保持自身身心健康。

(1)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

a养成快乐的习惯

中国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国外也有一则格言:“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它深刻地说出了快乐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b学会宽容

人人都学会宽容,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相传古代有位禅师,一日晚间在禅院里散步,只见墙角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一位出家人违寺规越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角,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位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加一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c适当的自我定位

     在大学生活中给自己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十分重要。青年学生血气方刚、积极进取、竞争意识强,这是积极的一面。然而,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某些错误的认知方式,容易造成一些同学争强好胜、相互攀比、盲目竞争的现象。这很不利于心理健康。大学校园人才济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假如盲目地事事、处处都要与他人竞争、攀比,就有可能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而产生自我挫败感,有的甚至会自我否定,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同时,事事与人竞争、攀比还会给自己造成过度紧张,心理上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在与他人竞争时,应该有所选择和侧重,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把主要精力放在有意义的方面,尽量避免精力分散,做无谓的竞争。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有利于搞好同学关系。

d善于与人交往

善于与人交往,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重要的意义。

(提问)是不是知道了良好情绪的保持方法心情就一定好了呢?我们仍然会有可能遇到挫折,特别是一系列生活事件的打击,比如,最近钱包丢了、饭卡没了、考试没通过、和室友刚起了冲突、女朋友也分手了、想打个电话向父母诉苦,发现父母身体也出现症状了等等····负面情绪迎头几棒一打,人也跟着崩溃了。要不就闷葫芦就是死憋着、要不就出去酗酒,借酒消愁、愁更愁啊。那么如何克服这些不良情绪呢?

(2)学会克服不良情绪

a正确归因

一个习惯于将失败和过错归因于自己的人,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烦恼、自责等不良情绪;而一个人如果总是把过错归因于别人,那他会变得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事实上,大部分情绪困扰都来自于错误的观念。因此,正确的归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改变错误的观念,是克服不良情绪的关键。

b合理疏泄

有不良情绪时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及时宣泄出来,不然这种不良情绪就会像吹气后的皮球越涨越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以伤人或伤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c积极的自我暗示

案例: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一位善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欣赏不止。看着看着,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来到一所小学,他俩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在这十八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俩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名单中有些在老师意料之中,有些则不然,甚至是水平较差的学生。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于是老师们从内心接受了这份名单。罗森塔尔叮咛老师不要把名单外传,只准老师自己知道,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云云。八个月后,他俩又来到这所学校,对十八个班进行复试,结果他们提供的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感情、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更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罗森塔尔和雅各布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根本没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调动了老师独特的深情,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字藏在心灵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申请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老师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自爱、自尊、自强,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d学会放松

    当一个人陷入紧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时,学会放松是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放松有动的放松和静的放松两种:体育活动能使人身心舒畅、缓解焦虑、消除紧张,是动的放松;而气功、瑜伽、阅读等则是静的放松。

    情绪调节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外,当情绪困扰较严重而自己又一时难以调节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双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情绪稳定。参加集体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解,获得真正的友情。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双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也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个人一时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时,可以求助于他人,以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问题。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当然,大学生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的是沟通的有效性,注意方式方法。

 

二、 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小测试(附件)

【讨论】根据测试情况,谈谈处理好人际关系应注意哪些方面。

小结: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坚持四条原则。

   王选公式: i+we=fully  I     我加我们=完整的我

镜中自我——人的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对自我的认识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实现,与他人交往就是一面镜子 照出自己的形象。

我们都想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得到别人的肯定,那这交往中应注意把握好下面的原则:

(一)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经历、文化水平大体相同,并无尊卑之感,交往的原则是平等的。将心比心,平等待人,不允许任何人自视清高、傲视他人,否则就会成为“孤家寡人”造成心理上的孤独感。调查显示,那些优越感很强,喜欢过分显示自己个人特长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多数人人缘关系极差,即使能力很强也无法发挥。当然,也不能觉得矮人一截。         

2、信用原则

    信用是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眼下,打开网页,从摔到老人无人赶扶,担心被诬陷,到在浙江相对集中发生的商人大批出逃,而且全国范围内应该大量存在且将愈演愈烈。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觉得信用和我们渐行渐远。“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以一种“利用”的心态与人交往,甚至做出“过河拆桥”的卑鄙之举;。眼下似乎是一个信用饥荒的年代,信用被称为做稀缺性资源。越是稀缺就越显得弥足珍贵。放在我们大学生人际交往之中,美国一次心理学家调查显示,让大学生说出最喜欢的人的有关品质,排列最高的品质是忠诚、最低的虚伪、欺诈。由此可见其意义和分量。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更应珍惜眼下社会似乎缺少的资源。应注意为人处世:一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二是做到一诺千金,不轻易许诺,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努力去实现。如果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完成,就应向人家解释清楚,求得对方的谅解;要尽可能本色地做人,不要总是带着一副假面具与人交往,虚与委蛇。

3、宽容原则

    黄小虎的一首歌,有句歌词很值得回味下“其实想想没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它的脾气···”。是啊,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误会、不解和意见分歧时常发生,对非原则问题不斤斤计较,相互包容。比如寝室内部出现的一些矛盾,有人打呼噜太响影响别人睡眠,有人不讲个人卫生有脚臭导致寝室矛盾激化,还有人因为言语不和拔刀相刺。其实这都是一些小问题引起,如果我们大家都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案例:张英家书

     大学生正置血气方刚的年龄,生活、学习中磕磕绊绊在所难免。即便有时真到碰到情绪过激的人,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

     宽容并不等于懦弱,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宽容不是怯懦,宽容不是无原则地一味容忍退让,当“老好好”更不等于拿原则做交易,它与对坏人坏事的姑息迁就根本不同。让我们都记住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滥施于人。

4、互助原则

案例:     天堂与地狱之别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好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发现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但当他仔细看时,却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他们无精打采,而且瘦得皮包骨头。他们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很难用它把食物送到嘴里。因此都在挨饿。然后他又去了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的食物、刀、叉与那四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的人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他很奇怪为什么情况相同,结局却不同呢?

    最后,他找到了答案:在地狱里的每一个人都自顾自的试图吃到东西,却谁也无法吃到;在天堂的每一个人都在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帮助了他人,结果也帮助了自己。

 

(我们在认识并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上来谈下面这谈交往的艺术)

(二)掌握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1、锤炼语言

语言的功能:传递信息;激励或抑制交往成员情绪的影响手段,从而调节人们的交往行为。

有话能说:俗话说“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就是说信息传递着有信息要表达,就是不能通过语言传递。(妨碍一)我们虽不要求巧舌如簧但应正确、顺利表达自己。

有话会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也就是是交往时注意运用语言艺术。

2、学会赞美

  传统的中国人不喜欢赞美,觉得这是虚伪的表现,所以,我们对别人总是批评多于赞美。(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喜欢赞美别人的习惯,也许从你的父母、亲戚、朋友那里不知不觉的沿袭到你的身上。现在是改变这一习惯的时候了。人的本性是喜欢受人夸奖的。根据交互原则,你赞美别人、欣赏别人,也会使得别人赞美、欣赏你。但注意赞美的真诚性,不是阿谀奉承,是发自内心对别人优点的认可。

【活动:请大家互相之间赞美一下身边的同学 现在心情如何?】

3、注意倾听

 “会说,显示的是你的能力;会听,显示你的修养。”倾听时不仅用耳,(摇头晃脑,抖大腿)还要用脑及全部身心,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里理解,去感受。这种倾听能给说话者极大的心理上的愉悦,使他觉得自己很重要、受重视。

     可我们发现很多人喜欢在别人讲述着一件特别是倾述着自己一件心事时,被别人打断。说着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一些同学这一点做得很不够,有时一位同学发言时,大家就跟着一起说,他的声音几乎是听不到的。换位思考这样对不对

【活动:请一位同学起来发言,别的同学可以肆无忌惮的说话,体会这种心情】

任何人都希望道德别人欣赏、尊重。任何人,无论社会地位是多么卑微渺小,都希望成为一位受人关注的重要人物,都希望找到那种成为key man的感觉。

4、善于运用非语言

    非语言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眼睛像嘴一样会说话,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眉飞色舞表示开心、看到不喜欢的怒目圆睁,还可以用人体的动作来表达感情······根据交往对象、交往场合,正确运用非语言艺术,巧妙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注意:非语言艺术运用的要恰到好处,不可过于频繁和夸张,给人手舞足蹈之感。 

(过渡):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有时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竞争。尤其在这个以竞争为最显著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一部分表现为竞争的形式。

 

(三)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案例】: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教师分析】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合作的形式也多样,包括学习上、思想上、情感上的互相交流和言行举止的和谐。比如,在寝室里,同学之间合作、和谐;在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时间的合作与和谐;在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同学之间的合作、和谐等等。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有一种“龟兔双赢理论”。说是龟兔赛了许多次,各有输赢,后来,龟兔合作,兔子把乌龟驮着跑到河边,乌龟把兔子驮过游过河,这就是双赢。竞争对手也可以使合作伙伴。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

 

下次课预习展示题目:我的理想,我的责任  

参考书目: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曾伏云.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翁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

    林红.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

班志刚,黄竹温,英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王蔚.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自我调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4)许跃宇.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突出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

张莉.民办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

金正昆.社交礼仪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