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之专题三: 透视历史——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发布日期:2013-06-03
分享:

 

模块5:  善察起源,剖析本质——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目的要求】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私有制基本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2)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2、教学难点:(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法、阅读思考法、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讨论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观看视频谈心得:推荐视频为《摩登时代》、《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象驴之战选举骗局》等。

 

第一讲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同学们,记得有同学问过我这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资本主义?”还有同学认为,“列宁说,帝国主义是垂死的,我反对。”怎么认识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们的第四章,答案就在里面。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这里的“产生”一词,确切地讲,是指从未形成到形成的萌芽过程。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逐渐产生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途径,更进一步明确,实质上就是“工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产生的途径,有两个:
    (1)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开小型工场的)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过程在13世纪以后越发明显。一些生产条件好,掌握新技术的手工业者在经济上日益富裕起来。 他们使用更多的帮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渐脱离劳动,成为使用雇工劳动的经营管理者;而帮工与学徒则沦为雇佣工人。这样,原来的手工作坊逐渐变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与此同时,一些生产条件较差、经营不善的手工业者日趋贫困破产,变成雇佣劳动者。 
    (2)是在商人及其商业资本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人(做买卖的)收购分散的手工业者的产品,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低价格;后来,又以手工业者生产上所需要的原材料来偿付贷款。这样,商人就从买和卖两个方面隔断了小生产者与市场的关系,使之从属于自己;最后,商人向手工业者提供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重要生产资料,手工业者则按商人规定的日期、规格、数量和质量提供产品,领取一定报酬。这样,小手工业者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独立性而沦为雇佣工人,商人包买主则成为工业资本家。 
        上述由小生产分化及商业资本控制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关系还是十分幼稚的,还保留着封建制度下的旧形式,且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也很小,因此,只能算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在资本原始积累之后实现的。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一桶金

香港中文大学的王家英先生在批判当前的官僚资本时提出:“将官僚资本等同原始积累很容易使人在否定官僚资本之余一并否定原始积累” ,“然而,在批判权力与资本结合之余,我们必须肯定原始积累的成就及方向”。“原始积累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市场化、个体化及法制化程度的增加、资本流动加快、整体社会生产水平提高,民间资本上升等,这些都是原始积累的正面现象,需要积极地予以肯定”。

 

 

 

 

这种提法当前比较普遍,议论起当前的一些腐败现象时,总有人会说:“原始积累时期嘛,免不了的。”的确,从学界到社会上,“原始积累”是个被弄得比较混乱的概念。我曾看到一份地方政府刊物夸耀地说当地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一部电视系列片则把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原始积累过程”!在这里“原始积累”俨然成了褒义词。另一部电视系列片在列举了深圳当时的一些“缺点”,如现代包身工制、拘禁式工棚、对打工妹的性奴役现象等等之后,话锋一转,大谈起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所谓“羊吃人”现象,说是那时死了“成千上万”人。言下之意是:我们这点“代价” 与之相比就算不了什么了。

  “原始积累”一词被人们认为出自马克思。同学们看教材中马克思那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正被人从两个方面来引用:过去人们为抨击“资本”而痛斥它的“血和肮脏”,而目前更多的则是因向往“资本”而对 “血和肮脏”也见怪不怪了。马克思书中的原始积累被看成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于是我们这里的原始积累也似乎成了“市场经济初期”的理所当然。

  这是个歪曲。马克思从未把“原始积累”视为早期资本主义,他甚至没有用过“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一词!马克思认为,它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资本积累,所以称作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不同,“原始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所谓原始积累,按马克思的说法,则纯属一些在逻辑上与市场机制无关的抢劫行为,诸如强迫劳动、圈地运动、猎奴与海盗行为、凭权势强占公产、抢劫黄金等。“资本积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资本积累,是在市场机制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开篇就明言“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即亚当.斯密所说的Previous accumulation”。Previous是“在……以前”之意,Pre vious accumulation即“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积累”。我国现行斯密(西方经济学鼻祖)著作中译本多译为“预先积累”,它与“最初的资本主义积累”完全是两回事。马克思以德文写《资本论》时把英文Previous换成德文词ursprüngliche(原始的),它表达的仍是斯密的意思。因此马克思明白地说,“所谓原始积累”并不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资本生出剩余价值,从剩余价值生出更多的资本”这样一种积累,即它不是“资本主义积累”,它产生于尚无所谓“剩余价值 ”的那个时代,即教材中提到的“资本主义史前”时代。教材中有,马克思指出:“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马克思之后直至二十世纪初的文献中也没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之说。列宁后期的著作中强调“必须把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区别开”。

 “原始积累”不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必然阶段”。 列宁并不认为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起步的“必然规律”,他强调,资本主义发展可以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通过“原始积累”以强权与暴力剥夺小生产或侵占公产的“普鲁士道路 ”(在一些场合列宁也称为英国道路、意大利道路等);另一条是摆脱压迫与强权后的自由小资产阶级公平竞争、经济分化的“美国式道路”。据说这后一条道路能使“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生产力在工人和农民群众处于商品生产下一般可能的最好的境况下最迅速而自由地发展”。从历史上讲,如今发达世界中的北欧诸国、瑞士乃至德国都未经过什么原始积累阶段,但它们的经济发展却后来居上,比搞过原始积累的诸国更出色。而西班牙、葡萄牙的原始积累比英国搞得更早更疯狂,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两国却是落伍者,难以望英国之项背。南、北美洲本来都是欧洲人的殖民对象,而且十七世纪时南美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条件远优于北美;拉丁移民在南美的原始积累也远比北美的盎格鲁撒克逊移民更厉害。但是新大陆后来的发展却形成了北兴南衰的鲜明对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北美移民的主体是持守勤俭创业、机会均等等新教伦理的清教徒农民,而南美移民的主体则是持有拉丁君主特许状的一伙权贵痞子,他们是精于“抢钱”而拙于“做买卖”的。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夺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显然在不断地创造着这两个条件。但仅仅依靠这种自然分化机制来发展,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形成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机制,加速两个基本条件的形成过程。因此,资本主义与“原始积累”没有逻辑联系,但却有经验的联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抢来本钱做买卖”,即用野蛮手段创造资本主义的“史前”基础的事。

15世纪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以后,主要西方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均以十分野蛮的方式开始致力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加速上述两个条件的形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
    第一,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最典型的是英国从15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初的所谓“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羊是草食动物,怎么能吃人呢?在十五世纪的英国,由于新型的工业纺织机械出现而推动的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羊毛作为原料,一时间羊因毛而贵,于是封建贵族开始纷纷圈占土地养羊,而把原来靠耕种土地为生的农民赶出家园,使他们沦为一无所有的“失地农民”。这种现象被比喻为“羊吃人”,深刻揭露了“以资为本”的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要求有生产、交换的绝对自由,而且把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放在高于劳动者的地位。因此,所谓“羊吃人”并不是羊要“吃”人,而是人让羊“吃”人,是“人吃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揭露了羊是怎样“吃”掉人的。“十五世纪在英国,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对于这个消灭过程,马克思紧紧抓住要害,研究了它的暴力手段。为了把农民的土地当作私有财产赠送给自己,地主们制定了一个法令叫“公有地圈围法”,这是剥夺人民的法令。瓜分农民土地的结果是:到十九世纪,人们甚至把农民和公有地之间的联系都忘却了。1801年到1831年农村居民被夺去3511770英亩公有地,由地主通过议会赠送给地主,农村居民为此没有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最后,对农民土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剥夺过程,是所谓的Clearing of Estates(清扫领地,实际上是把人从领地上清扫出去)。‘清扫’是前面谈过的英国的一切剥夺方法的顶点。马克思举了个例子,以一个女人萨特伦德公爵夫人进行的‘清扫’作例子,她把辖区内的人口通过以前的类似过程已经减少到15000人——变为牧羊场。从1814年开始,这15000个居民的村庄全都破坏和烧毁,他们的田地全都变成了牧场。不列颠的士兵奉命执行任务,同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一个老太婆因拒绝离开小屋而被烧死在里面。经过这种清扫,到1825年,15000个盖尔人已经被131000只羊所代替。”羊就是这样“吃”掉了人!在这一章的结尾,马克思愤怒地总结到:“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

对于“圈地运动”及其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评论道:“1714年至1820年,英国有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充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 …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后来的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粮食。因此,圈地运动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5页);
    第二,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毒品等加速货币财富积累;第三,在国内则利用国家权力,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马克思说: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那么,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到底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意义: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准备了大量雇佣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财富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可以说,没有资本原始积累就没有资本主义。

3、苏联社会主义积累之前也有原始积累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俄在战时共产主义条件下借“红色恐怖”之势实行“余粮收集制 ”,无偿夺取农民粮食来供给苏俄创业所需。为了替这种作法寻找理论依据,著名布尔什维克学者B.M.斯米尔诺夫在《真理周刊》上撰文,套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之前先要有“所谓原始积累”的说法,认为“社会主义积累”之前也要先有“原始积累”,他称之为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以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相区别。这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提法之始。这个“两种原始积累”论很快为当时苏俄理论界所普遍接受。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使用不少篇幅把“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作比较。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新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问题的著作,其中也有大量关于两种“原始积累”之比较的论述。该书认为,正如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以抢来本钱做买卖的方式获得前提条件一样,社会主义苏俄在国营经济能按计划经济规律实现“社会主义积累”之前,也要先以强制手段“剥削”农民来建立国营经济,这一过程“在同社会主义生产的关系上的经济实质正像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在同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上的经济实质一样 ”。唯一的区别是:由于苏俄国家具有更大的强制与垄断权力,因而其“采用非经济的强制方法进行的积累”能力更大。同时由于苏俄没有可供“剥削”的“殖民地”,因而也更需要对本国农民搞“原始积累”。所以苏俄国家的任务不是从小生产——农民那里“拿得比资本主义从他们那里拿得更少”,而是要比后者“拿得更多”。 

  显然,从斯米尔诺夫、布哈林到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他们讲的“原始积累”与马克思讲的一样,都是在某种生产关系建立之前(而不是建立之初)的强制聚敛,即布哈林讲的“过渡时期的‘超经济’强制”。它与这种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并不是一回事。正如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所说:过去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范围之外的积累”,而今天苏俄搞的原始积累是“社会主义积累”之前的事。之所以加上“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定语只是为了区分两种“原始积累”的用途(是用来做买卖还是用来搞计划)。

  如果说市场经济之前未必要经过“原始积累”,那么“原始积累”更不一定导向市场经济。事实上,由于原始积累与统制经济都以强权为基础,苏联的原始积累自然而然地被用来搞统制经济。如今世人都知道前苏联人在从余粮征集制、劳动军(即强制劳动)、强制不等价交换(所谓“贡税制”)、强制集体化及“消灭富农 ”运动直到古拉格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仅因集体化而造成的一九三二——一九三三年大饥荒就导致约八百万人饿死,而这两年苏联为“积累”竟然还廉价出口了二百八十一万吨粮食。一九二六——一九三九年仅乌克兰一地就在和平时期净减少了百分之十的人口!与之相比,英国圈地运动固然野蛮可耻而且给英国工农造成极大苦难,但苏联人(当然不仅是苏联人)为旧体制下的原始积累付出了远比“羊吃人”大得多的代价。也正是为了不再受这种原始积累之苦,人们才义无反顾地走上市场经济改革之路。   

4、中国资本原始积累

(1)三种类型

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就使中国社会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与世界历史上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相比,中国当代的资本原始积累有速度快、过程短以及以国有资产(包括国有资源)为积累对象等特点。它至少包括三种资本原始积累形式。

一在城乡关系中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记得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有一位捷克的学者写过一篇文章,讨论社会主义的资本原始积累问题。他认为,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在劳资关系中实现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城乡关系中实现的。在中国,这种资本原始积累所起的作用就更为明显,而且这个过程远远早于改革开放。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和计算,在改革前,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途径,主要有税收、剪刀差和储蓄等三种形式。在1952---1990年间,我国农业通过上述三种形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量达到11594亿元。如果减去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计算的结果是,1952--1990年,我国工业化建设从农业中净调动了约10000亿元的资金,占国民收入全部积累额的22.4%,平均每年高达近250亿元。如果按农业劳动力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无偿向工业化资本积累提供的剩余最多时达到266元(1990年),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24%。总体来讲,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国民收入的积累部分有三分之一来自农业,在工业化初期甚至达到40%以上。
    在改革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农村中抽取资本以实现原始资本积累的方式在发生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剪刀差不复存在,但其他方式依然存在。农村居民的储蓄几乎完全被投放到城市之中,而国家在农村的投入则微乎其微,甚至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投入都被取消或削减。在最近几年中,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农村获取土地资源,成为原始资本积累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根据2003年底的数据,全国有各类开发区(园区)5658个,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已经达到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的总量。而这些土地基本都是从农民那里廉价征来的。据估算,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从中获得的收益超过万亿元。但在另一个方面,则造成总量超过4000万的失地农民。预计到2020年,还会有4000余万人进入失地农民的行列。

二在劳资关系中实现的原始资本积累。与此同时,与西方国家相近的剥夺劳动者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也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使用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陈淮在一次报告中曾指出,在珠三角这个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农民工工资12年增长的幅度只有68元人民币。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公布2004年中国经济数据的发布会上说,“这一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和他们父辈20多年前打工的水平差不多”。最近广东省总工会发布“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经济权益维护”调查表明,外来工长期收入低下,被拖欠工资现象突出。调查表明,76.3%的进城务工人员月工资水平处于1000元以下,1001—1500元占17.5%,501—1000元占63.2%,500元以下占13.2%。而国家统计局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收入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的农民工平均月工资只有600元左右。而现在,珠江三角洲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成本达到每月500元左右。可以看出,13.2%的进城务工人员入不敷出,63.2%的人也没能攒下多少钱。而为了挣钱,他们只能靠加班,52.4%的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

三在体制转型中实现的原始资本积累。在过去20多年中,在改革前和改革中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个人手中。据有的学者的计算,在80年代,通过“价差”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1987年为2000亿元以上,1988年在3569亿元以上, 约占当年国民收入的30%。在90年代初期的“圈地”运动中,通过地价差流入个人手中的财富,也在几千亿元。在最近几年中,通过国有企业改制、资本运作、行贿受贿等,相当一部分国有资产被合法或非法地转移到个人手中。尽管现在无法对此进行精确的计算,但从一个个案可以看出,数额是非常巨大的。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构成原始资本积累,因为它本来就是资本,只不过改变了所有者,实质性的意义是民间资本的形成或原始积累。但如国有土地和资源等非经营性资产的流失,有相当部分具有原始资本积累的含义。不过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其间代价或损失巨大。他们因此无须冒当年西方“原始积累”所冒的风险——后者需要夺取分散于众多传统小私有者手中的财富,因此会面临强烈的反抗。正是由于这一点,这一过程成为世界史上最快速的原始积累过程,其实这种无风险的掠夺只是比当年西方的“原始积累”更具寄生性。

可以说,近20多年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与上述资本原始积累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但随着中国开始逐步走出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这两种资本原始积累方式造成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样的资本积累模式造成了社会中几个基本关系的严重失衡,一个是城乡关系严重失衡,二是劳资关系严重失衡,三是改革受益者与受损者关系严重失衡。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质疑:“中国富裕人群变得更加富裕是否以最贫困的人群为代价?”其矛头指的就是资本积累模式造成了中国社会基本关系的严重失衡。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封建社会末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表明,封建社会已经从根本上容纳不下新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保护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新兴的资产阶级团结工人、农民和城市贫民等被压迫阶级,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消除封建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斗争,经过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较量(资产阶级革命的样本国家英国与法国革命过程中,都曾经历过旧王朝复辟的考验。如英国查理二世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的波旁王朝复辟等),终于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我们听的很多的东西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听到“中国已经从计划经济变为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的涵义 
  自人类最初发生商品交换以后之人类社会的经济,都归属于商品经济。以三维逻辑来归纳,社会成员间财富转移共有三种,一是赠施弃,二是偷骗抢,三是互惠互利的商品交换。所谓商品经济就是指这三种中的第三种互惠互利的商品交换这么个经济关系。从学理上讲,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社会分工的特征,表现为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种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而人们的需要或需求则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发生了交换行为。可见,商品经济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私有制的产物。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不能是不等式的,而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过程。
  3、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原始社会末期,随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早期的商品经济,然后随着第二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规模和范围也就逐步扩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小生产的条件下,自然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简单商品经济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商品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从而处于主导地位。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从特定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仍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形式,但是,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计划和市场都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二者均只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以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所以,商品经济的类型: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黑死病:欧洲商品经济的前奏 

在许多的社会重大变革中,自然界发生的事有时会起到重大的作用,黑死病就是其中之一。它与发生在此后的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同样是欧洲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1348年开始,一场大瘟疫开始肆虐整个欧洲,它首先发难于地中海沿岸,后在1348—1451年间陆续蔓延在欧洲各国。黑死病1347年发现于西西里,立即传播到北非、整个意大利和西班牙,接着于次年传到法国。历史研究证明这些地区的人口死亡近三分之一,整个欧洲有2500万人死于黑死病。死亡人数之多超过厂历史上任何一种流行病。

黑死病的影响不亚于一场横扫欧洲的战争,现代医学家、社会学家认为它影响于人类相当于核武器的毁灭力量。它造成了欧洲社会的重大变化,经济紊乱、社会动荡、物价上涨和风俗败坏。这次大灾难严重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14世纪中叶欧洲的封建制度本已越过高峰开始走了下坡路,这场大的死亡灾难客观上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垮台。灾难中的大量农民丧生已使封建制度失去了足够的剥削对象,而幸存下来的人们为了活下去又不能继续忍受原先那种过重的剥削,要求获得多的报酬,在相当的程度上形成了一股争脱封建束缚的力量。灾难之后,传统的地租形式基本失灵,使商品式的经济得到萌芽。
   4、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中通过市场上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引导资源的流向,合理分配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要。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商品经济是指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利益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特定方式,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机制。 
  它们有是相互联系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依据。(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是一个历史范畴。 

  (2) 使用价值, 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 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考察使用价值, 是因为它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 交换价值, 是指商品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 

  (4)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商品的二因素, 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在本质上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5)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6)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 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 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 而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价值量

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2、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 也就是说, 价值规律是阐述价值如何决定和如何实现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生作用, 具有客观性。在影响和制约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中, 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全过程, 起着主导的基础性作用, 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

案例:价格歧视

在广州很容易以750元左右的价格买到从广州到济南的经济仓飞机票,但是在济南只能买到1420元的从济南到广州的经济仓飞机票,乘的是同一航空公司的飞机,甚至是同一架飞机,同样的机组,时间里程也一样,价格虽然相差如此悬殊。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事也是常有的。以美国为例,航空公司之间经常发生价格大战,优惠票价常常只是正常票价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然而,即使是价格大战航空公司也不愿意让出公差的旅客从价格大战中得到便宜。但是,当旅客去买飞机票的时候,他脸上并没有贴着是出公差还是私人旅行的标记,那航空公司如何区分乘客和分割市场呢?原来购买优惠票总是有一些条件,例如规定要在两星期以前订票,又规定必须在目的地度过一个甚至两个周末等等。老板叫你出公差,往往都比较急,很少有在两个星期以前就计划好了的国内旅行。这就避免了一部分出公差的旅客取得优惠。最厉害的是一定要在目的地度过周末的条件。老板派你出公差,当然要让你住较好的旅馆,还要付给你出差补助。度过一个周末,至少多住两天,两个周末更不得了。这笔开支,肯定比享受优惠票价所能节省下来的钱多得多,更何况,度完周末才回来,你在公司上班的日子又少了好几天。精明的老板才不会为了那点眼前的优惠,而贪小便宜吃大亏。就这样,在条件面前人人平等,这些优惠条件就把公差者排除得八九不离十了。

上述行为在经济学上就叫“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中的歧视是经济学的术语,而不是一个贬意词。“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把同一产品按购买者不同而规定的不同价格,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高于另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价格歧视”是否违背价值规律?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价格歧视”是违反价值规律的,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实行严格管制。实际上, “价格歧视”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价格歧视”堪称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

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多的利润。青壮年是能挣钱的社会群体,而退休工人的收入通常就低得多。以较高的价格赚得了青壮年这个社会群体的钱,再以较低的价格向退休工人提供服务;航空公司以正常票价向公差人士提供服务,同时用低得多的机票价格让“可去可不去”的旅客也花钱进入旅游市场,这就是价格歧视现象共同的经济学伦理。当然,“价格歧视”也有更好听的说法和理由。如美国,“尊老爱幼”被标榜为体现他们文明社会的温馨。如果铁道部坚持价格无歧视,取消学生票半价,结果可想而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是指商品市场价格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它是价格、 竞争、 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按照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的要求, 价格与价值应该相一致。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使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高于或低于价值。  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有反作用, 引起供给和需求向着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使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 而且使偏离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 从较长时期看, 价格始终以价值为基础上下波动, 使价格和价值趋于一致。价格与价值不一致,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相反, 正是价值规律强制地贯彻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案例:“机票打折”与民航重组

我国的民航运输产业在政府放松管制的条件下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其客运量年增长率高达16.1%,为了通过鼓励竞争维持行业的继续盈利,1997年,主管部门推出“一种票价,多种优惠”的票价体系,允许各航空公司的机票打折。不料事与愿违,这一价格政策被各航空公司利用,演变成了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的工具,结果造成全行业亏损。2000年4月1日起执行的政府强制下的“航线联营”政策,这一政策的执行将使在102条主要航线上同时飞行的所有航空公司共享最低票价所带来的垄断利润。2002年8月有 1日,中国民航总局新负责人指出,“中国民航总局不可能长期固定票价,必须要向市场过渡”,令机票打折问题又成热点。在市场经济中,商品打折销售是否符合市场价值规律要求?如何看待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问题?

案例评析

航空公司竞相降低,机票打折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它是供求机制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在美国就广泛地存在着机票打折的情况。在美国,人们买飞机票通常不是到航空公司,而是到旅行社。因为,虽然到旅行社去买票多了一个中间环节,但到旅行社买票通常比到航空公司买票更便宜,而不是相反。原因在于,各个航空公司通常只知道自己公司的各航班的座位利用率,而不知道其它航空公司各航班的座位利用率。而旅行社了解各个航空公司的各航班的座位利用情况,它能够通过向各航空公司讨价还价,获得价格便宜的机票,再通过机票打折,引导旅客到有空座位的航班上去。换句话说,旅行社能够重新配置资源,提高各航空公司各航班的座位利用率。从而使各航空公司和消费者都从中获利。

民航总局把航空公司亏损单纯归结为竞相降价,大打价格战是片面的。依此为根据,把直接制定价格作为解决航空业行业亏损的主要措施是很难收得预期效果的。事实也足以证明这一点。我们刚刚讲到,“商品市场价格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格、 竞争、 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政府取代市场直接为企业定价是越权行为。民航市场的竞价现象是民航市场正常发挥其自动调节资源配置功能的前提,经过市场一段时间的调整,最终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民航总局根本没必要采取干预措施,强制推行“航线联营”政策。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塑航空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进行运作,放开不必要的管制。实际上民航业并不具备更多的行业“特殊性”,同样适用一般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一般的市场规则。

(3)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自发调节资源配置, 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 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供给和需求及时协调。

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形成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 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价值规律除了具有配置物质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利益分配的作用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能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等缺陷。

案例:“华西”牛奶为什么到进了下水道?

2005年3月4日,四川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四川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突然做出惊人之举,把库存的2吨鲜奶“哗哗”倒进了下水道。3月5日,成都商报赫然登出一条醒目新闻,华西乳业把收购不久的牛奶倒入下水道,这种情况已经连续1周……。

这一事件也使人们联想起了那些接二连三的相关报道。如海南的牛奶收购价一降再降,1斤牛奶的价钱还不如1瓶矿泉水,最要命的是奶站还拒收,求卖无门的奶农只好忍痛倒掉牛奶,有的干脆将奶牛宰杀;广西一家从事奶牛饲养、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每逢销售淡季就不得不把卖不出去的鲜奶白白倒掉,1年就倒掉100吨;继而是兰州市近郊28位奶农因买方单方面中断购销契约,无奈而愤怒地将鲜奶倾倒在该公司厂房门前。南京也发生牛奶大战,奶站减少收购量,南京多处发生奶农每天忍痛将白花花牛奶倾倒入鱼堂的倒奶事件。这些倒奶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震动,痛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呼吁者有之。有人联想起在小学课本中看到的描写资本家把牛奶倒进大海的故事,惊呼我国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也有人提出疑问,“鲜牛奶在我们这个刚刚脱离温饱不算太旧的国度里,被接二连三地倒掉,当真中国人就是牛奶多的喝不完了?”“华西倒奶事件”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牛奶就真的多已经喝不完了,这个事件与教科书的西方社会的“牛奶倒进臭水沟”案例有什么异同?

案例评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倒奶事件不是全社会性的生产过剩的表现,而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经常存在的比例失调的表现,确切讲是价值规律决定的供求关系自发作用的结果。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除了具有配置物质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利益分配的作用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能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等缺陷,即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自组织调整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是处于无政府的状态,社会生产和生产需求经常处于局部脱节的状态,出现或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问题。另一方面,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是事后的而不是事前的,从而难以避免人、财、物的巨大浪费。如果这些情况是全社会性的就是全社会性的经济危机。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 是指价值的表现形式, 即交换价值。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货币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 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 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 代表着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就发展成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的对立。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它的本质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 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 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的本质决定, 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 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两者的统一, 就是一般等价物。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纸币和信用货币是货币的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现代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 支票、 期票、 汇票等, 它是体现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证券, 和纸币一样, 本身没有价值。 

案例: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银行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据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的一项意问卷调查显示,目前,90%的被调杳对象认为未来人民币的汇率会保持坚挺,同时,有62%的被调查对象打算将自己拥有的外汇换成人民币。

国内外汇持有者开始不再迷信外币,而青睐人民币的外部因素是美元等国际货币的地位今非惜比,而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却越来越强劲。统计结果说明虽然近来国家逐步放宽了个人兑换美元的数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在拿到购买外汇的指标后,并没有到银行换出美元。想想过去,不少人想方设法、甚至通过黑市把手里的人民币换成美元。一旦有了平价了外汇指标,更不迫不及待地到银行兑换,仿佛只有美元更能让人放心。有那么几年,全国个人外汇存款的数量不断连续上升。不少人过去都有换美元的经历,因为总觉得家里除了存人民币,再存些美元列踏实些。然而时过境迁,美元的“光环”好像没那么美丽了。这是因为美元背后的支柱——美国经济的支撑力减弱了。美国经济的疲软,使得2001年以来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失去了美元过去的利率优势,美国利率处于40年来的最低点。加之近来美国股市的不断“跳水”,使美国金融资产缩水达数万亿美元。欧元兑美元汇率也在7月15日历史性地突破了1比1的大关。美国经济虽然年初就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温和而脆弱,货币面临贬值大压力。近期随着安然、世界通信等大公司财务丑闻相继曝光,更动摇了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有消息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纷纷远离美国这个“投资天堂”。在亚洲,投资者不仅对美元的信心一落千丈,对日元汇率也信心不足。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主要还是内部因素,即来自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据近期最新统计,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多数指标好于预期,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疲弱,也使得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更给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还可以从周边国家得到印证。当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受欢迎的货币。7月18日起,缅甸政府允许赴缅甸旅游观光的中国游客用人民币支付在缅甸旅游期间的费用,到缅甸旅游的每位中国游客可携带6000元人民币入境,不必向缅甸海关申报。在这之前,柬埔寨、尼泊尔两国也曾公开宣称,欢迎人民币在本国市场上正式流通,在亚洲其它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蒙古、越南等国,人民币近年的表现也是日益坚挺,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人民币坚持不贬值的表现,使它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货币之一。如果有美元和人民币这两种货币供选择,作为你的贮藏货币?你选择哪一种?为什么?人民币和美元在你心中的分量怎样?哪一个更重一些?有人提出,亚洲也应向欧洲一样,有自己的亚元,你对这一说法有什么评论?你认为我国人民币在1997年的亚洲风暴中保持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早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经济学家鲁迪·登布森教授就在德国《明镜》周刊发表文章,他指出20年之后,这个世界上将肯定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种货币。在南美和北美,美元将通用;在亚洲,中国的人民币将有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其余地区欧元将成为主要货币。2001年5月10日,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国际周讲坛上作了题为“全球结构演变与不确定性”的演讲,他预言30年后,世界上将可能会有三种主要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人民币将三分天下。而不久前,《远东经济评论》发表的题为“人民币的时代”的评论文章更是指出:在21世纪头几十年的某个时刻,随着人民币实现可完全兑换,很快人民币将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世界上兑换频率第四高的一种货币……世界将可获得一种新的全球性货币,人民币将打破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平衡,如果世界各国对人民币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那就会面临风险。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个矛盾产生的基础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商品卖出去了,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才得以体现, 他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才能得到补偿。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因为这个矛盾是商品内在的其他各种矛盾的根源, 它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决定商品生产者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以上所讲的(1)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2)价值量和价值规律()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构成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的经济结构以工农业物质生产为主, 非物质生产比重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 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占有优势。所以, 马克思的考察以产业资本为主, 着重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马克思在批判、 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完整体系, 回答了为什么劳动要转化为价值, 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 又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被运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问题, 成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今天,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要结合新情况, 对劳动价值理论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指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一百多年来,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范围不断扩大, 使得当代劳动的内容、 形式和结构都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使得服务型劳动种类增加, 比重上升, 成为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型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科技劳动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而且作为复杂劳动, 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管理型劳动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劳动的贡献, 不仅在于参与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 还在于善于驾驭市场, 实现商品及其价值。

 以上变化要求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肯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案例: 提供气象信息商品的劳动创造价值吗

7月4日夜,2002年第5号热带风暴“威马逊”肆虐东海,近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2级(50米/秒)以上,东海海面巨浪汹涌。

“威马逊”到来的前六天,坐落在北纬29度,东经125度东海海面的平湖油气田收到了上海市中心气象台传来的“警报”:未来5天—6天,台风“威马逊”将影响你平台,建议作好撤出的准备。平台上的所有工作人员在直升飞机的协助下迅速撤离,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台风对平台的影响本身不大,但在上面作业的人员面对台风的心理压力极大,如果不及时撤离,有可能发生一些极端事件。”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副台长杨礼敏说。

平湖油气田是上海市中心气象台的长期企业客户之一。气象台每隔3小时—6小时左右向该平台提供海上、空中和陆地的全方位信息,以图文传送,还提供气象专业网站。上海市中心气象台现已拥有120家左右的长期客户和100多家“散户”。“根据企业各自的需求,我们为其量身定制气象信息,并在物价局制定标准的基础上协商信息使用的费用,所以每家的费用都不同。最高的达到每年20万元,而最低的也就几百块钱,”杨礼敏说,“但我们也要承担很大风险和压力:预报毕竟是有误差的,像这次的台风,企业撤离和重返平台的成本都是上千万元,所以如果我们的信息不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据杨礼敏介绍,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向企业提供专业有偿气象服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为英国的BP公司在南黄海的石油钻探作“气象护航“。现在,气象台的客户除了海上作业、码头、航运等一贯靠天吃饭的企业外,还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大型的仓库码头也是如此。这些企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更是两小时左右就得更新一次。而上海铁路局、电力部门和华东地区电网、大型水库与气象台的合作也是出于减少损失的考虑。

案例评析:劳动价值论一直强调,土地、资本、知识、信息之类的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直接构成要素,并且是活劳动创造商品新价值的重要经济条件,主张活劳动创造价值,并不否定不同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各自作用。应该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第二讲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潜藏于人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力大规模地成为商品买卖,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现象。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有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 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 从而丧失生活资料来源, 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 而是劳动力的使用权, 并且是定期出让劳动力的使用权。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作为基本生产要素进行买卖的过程, 就是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劳动力不再是商品了。

为什么现实与马克思出现如此大的不同呢?原因在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有重大区别的。讨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首先要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否则问题就无法得到正确的说明。  

众所周知,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同时他把社会主义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从共产主义的共性出发来分析社会主义的。首先,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商品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当然不谈什么劳动力商品。第二,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制,社会生产实行计划调节,劳动力作为一种社会的劳动力,通过计划的方法实现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劳动者就无需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了。

很明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要素)的商品化,即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来配置。我们下面的分析将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个不少: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从劳动者这方面来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依然是谋生手段,并且劳动还存在着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等重大区别。因而劳动者必然非常关心劳动报酬的多少,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在部门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存在重大区别的情况下,劳动者必然把自己的劳动力投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的部门和企业。  

(2)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 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仍然处于分离状态。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质上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或集体劳动者所有,并不是属于个人所有,劳动者个人离开了集体,他既无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无经营权。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仍然处于分离状态。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售劳动力,并且被企业聘用以后,劳动力才能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   

案例:劳动力黑市

徜徉于城市街头,在某些地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们,一些人手中提着“木工”、“瓦工”、“厨师”等的木牌或木片、纸片,另外有一些人正在跟他们讨价还价。当管理部门执法人员一来,那些人就作鸟兽散;执法人员一走,他们又卷土重来。其中在诸多劳动力黑市中,南京中华门劳动力黑市更为具有代表性。这个黑市形成于九十年代,沿袭至今,虽然数次“取缔”,但至今仍然相当活跃。有关部门伤透了脑筋,想尽了办法,各级劳动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多次的协商、研究和讨论,先后使用过驱赶、清理、劝说等办法对其进行解决,可以说是软硬兼施,可是均未见效。后来有关部门宣布其所属的11家职业介绍所免费对黑市中的劳动力开放,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希望通过降低加入正规劳动力市场的成本,吸引劳动力离开黑市。即使如此,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仍然不能和中华门黑市相比。民工们仍然在黑市上寻找活干。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劳动力黑市的存在,在产生一些负作用的同时,有什么必然性和合理性,应该如何采取正确的对策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导,将其纳入正常的轨道,使劳动力市健康地有序地发展,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案例评析

全国各地的劳动力黑市,都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劳动力黑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场所、渠道和领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严重滞后,从而使劳动力黑市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并发生作用。

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流动性障碍,首先是由体制性的原因造成的。要在职业介绍所找工作,除了要有身份证以外,还必须有户籍所在地政府发放的外出务工证,结婚的还要有计划生育证,诸多证件必须齐全。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

劳动力市场存在流动性障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信息方面的原因。许多地方求职者,求职渠道单一,仅靠就业中心求职,而许多就业中心受到利益驱使提供的信息却往往是虚假的,过时的信息,这样使得求职者难以分辨企业的优劣。

我国劳动力黑市出现,并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关键在于,我国对劳动力市场实行管制。而要解决劳动力黑市问题的惟一出路就是彻底消除一切不正当的管制、开放市场、自由竞争。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和其他商品价值一样, 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在于,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地说, 包括三个部分:第一, 劳动者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第二, 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第三,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用以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还在于, 它的商品价值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即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种类、 数量和构成, 受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还在于, 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而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2)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是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创造商品,创造价值,特别是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的能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和教育训练所需的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另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的价值决定也有其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然而在这里我们更想说明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商品同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资本主义社会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工资奴隶,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指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是不受压迫,不受剥削的,没有改变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我们这样讲并不是要粉饰什么,因为我们认为,关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问题,不能对它作绝对化的理解,也要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就是通过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劳动者个人参加到集体中去,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从而得到体现的。更何况,我们社会主义企业是组织起来的劳动者的集体,企业的管理者是劳动者的代表。社会主义企业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加强民主管理尊重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正确运用工资、奖金等手段,来满足劳动者的需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案例:甘肃省定西县劳务输出脱贫的战略     

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3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万亩,人口45.5万(1997年统计)。境内人口密度为125人/平方公里。根据1978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的测算,半干旱地区人口密度不应大于20人/平方公里,干旱地区的最高密度则应为7人/平方公里。可见该县已远远超过了干旱地区所能承负的人口极限。

定西县平均海拔2100米,正常年份降水量不足425毫米,而且多集中在秋季,蒸发量达1526毫米,自然环境不利于农耕,可是农业人口却占全县总数的85.2%。多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维持在277元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定西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劳务输出的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劳务收入和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显著增长。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在全国建立劳务基地236个,劳务网点已遍布北京、上海、广东、新疆、内蒙等14个省(区、市)和省内的兰州、酒泉等20多个县(市)。

反贫困仍是我国当前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定西县的劳务输出脱贫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贫困地区应该不断加强劳务实用技术的培训,使劳动力价值得到实现,努力实现贫困农户的稳定脱贫。

2、认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且出现在交换过程中的才能称之为商品。提供者提供使用价值、获得价值;使用者获得使用价值,支出价值;在交换过程当中,使用价值和价值各得其所。相对于劳动者来说,不管是劳动力还是人力资源、抑或是人力资本,只要它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出现在市场上,它就是商品。使用价值就是每天的工作,价值则是公司提供的薪水和各类保险、福利。

  同时,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实现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既然也是商品,就必须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才能获得价值,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依然影响着劳动者所期望的价值实现。

  和市场上其他商品所不同的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别的商品可以先支付价值,然后再利用其使用价值,比如电器、服装、食品等各类商品;而“劳动力”商品却只有先支付使用价值,然后才能获得价值。也就是说,个人必须先工作,然后再能拿薪酬。诸位有谁见过光吃饭不做事还能拿薪水的案例吗?

   所以,借鉴商品价值规律,人才竞争规律就是,人才价值的大小,除了取决于人才使用价值的大小以外,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那么,人才的“价格”就会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浮动。

   根据这条规律,个人如果想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职业目标,就必须提高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最好能够使自己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高薪”就会不请自来。如果一味只想着要求企业提供更高的薪酬待遇,而不主动提升个人的竞争力,相信这样的人也不能称之为“人才”,不能被企业认可,自然也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奇迹出现。

  综上所述,作为职业市场中的个人,想要在竞争中笑到最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深刻理解并且坦然接受自己的劳动就是商品这一本质现象,从而深刻理解并且坦然接受市场经济中的真理----价值规律。明白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要想获得更高的价值,只能从提高使用价值和改变供求关系两方面着手。

第二,而归根结底,只能从提高使用价值来获得更大的价值。作为个人,是不可能影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的,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变化所导致的。所以,真正要提高的,只能是个人所提供的劳动,也就是个人的工作技能。一个寓言说:一只小猫,不断追逐自己的尾巴,但是它追的团团转,尾巴依然在它眼前;等到它不再追逐,奋力向前奔跑时,尾巴却紧紧跟随着它。一心往 “钱”看的最后往往得不到高薪,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水到渠成,“薪”想事成。

3、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只有带来剩余价值,才转化为资本。资本最初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因为资本家必须先拥有一笔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资本主义生产。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的。劳动力商品所具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商品流通是资本的出发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历史上,先有货币形式的资本,然后再发展出资本的其它形式;现实中,各种资本运动的起点,都先采取货币形式。

案例:资本的产生和形成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居民由于手中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因此成为资本家。从其货币财富的来源看,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一些人通过自身劳动能力与智力的超常发挥。在合乎社会市场经济规范的条件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了大量的超过他人的收入量,这些收入资本化后就变成了资本家。这种资本的形成途径就是合理的,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这样的资本家形成的数量越大越好。二是一些人通过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或社会条件,垄断性地取得大量的超过他人的收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而成为了资本家。三是一些人通过社会不允许的欺诈手段、阴谋盘算、偷税漏税、短斤少两和巧取豪夺等不道德、不仁义的手段,占有或是剥夺了他人的财产而成为巨富的资本家。它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也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相冲突。因此,对于这样的收入形成的资本应坚决取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分布不可能是完全均等的。一方面人们的收入必然存在着合理性的差别。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律必然导致一部分人首先富起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也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重有原因。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以取得剩余价值即盈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这个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为基础的。价值增殖过程则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 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 就是使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 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已属于资本家, 工人是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劳动的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发展, 是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占有状况, 则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剩余劳动凝结为剩余价值, 被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 直接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资本和剩余价值都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 资本, 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定范畴, 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 而是物外壳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依据, 是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 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所以, 叫做不变资本, 用 C 表示。不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条件, 不是剩余价值的来源。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被用于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即发生了价值增殖, 所以, 叫做可变资本, 用 V 表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来源。可变资本是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工人,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以外用于个人消费,由工人的劳动力代替。由于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劳动力价值由劳动力再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出来。而且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而且创造了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通常被称为旧价值,由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在本次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为新价值。新价值是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 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 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即为自己生产必要生活资料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即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只有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使工人为他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与工作日的延长成正比。工作日愈长,剩余劳动时间就愈长,从而剩余价值就愈多,剥削程度也就愈高。假定工人工作日的长度为 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剩余价值率就是100%。如果把工作日延长到10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为4小时,而剩余劳动时间则由4小时增加到6小时,剩余价值率便由100%提高到150%。 
  制约工作日延长的界限  资本家为了提高剥削程度,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尽可能地来延长工作日。但是,工作日的延长,在客观上受到两种界限的制约:①生理的界限。工人在24小时的自然日内,只能消耗一定量的生命力。他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吃饭、休息和睡眠等,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否则工人就不能恢复他的劳动能力,继续给资本家劳动。②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当中,除劳动、休息、吃饭和睡眠以外,还要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文化、发展智力、照顾家庭、养育子女、参加娱乐和社交活动等,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但是,这两个界限,特别是社会道德的界限有很大的伸缩性。 
  事实上,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已经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和生理极限。那时,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生产部门里,成年男工以及女工和童工的工作日有的竟长达12小时以上。殖民地附属国工人的工作日之长更是惊人。此外,资本家还采取其他各种手段来延长工作日,如上班以后,不准中间休息,限制吃饭时间,采取拨弄时针的手法强迫工人提早上班,推迟下班,甚至寻找各种借口强迫工人加班加点。工作日的延长,工人劳动力的过度消耗,不仅使工人的劳动力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者未老先衰乃至过早死亡。 
  在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劳动的外延量易受到法律限制的条件下,资本家往往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来增加劳动的“内含量”。提高劳动的紧张程度,把劳动浓缩在缩短了的工作日中。马克思指出:“甚至不延长工作日,使用机器就可以增加绝对劳动时间,从而增加绝对剩余价值。这是通过所谓浓缩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实现的,这时,每一分一秒都充满了更多的劳动;劳动强度提高了”。

案例:山西黑砖窑

近两个月,关于山西众多黑砖窑扣留大量未成年人充当苦力的消息,在河南省上千个失子家庭中飞快地流传。百位父母自发组队,遍访山西运城、晋城、临汾等地的数百家窑厂,一条血泪铺就的“黑工之路”由此被逐渐揭开。

今年5月,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曝光此事后,闻讯前往电视台求救的家长居然超过1000人。 39岁的电视台记者付振中尽管再三克制,仍在报道中使用了“罄竹难书,惨绝人寰”的标题。“不去现场,你永远无法想象那样的触目惊心。”他说。  

2007年3月8日,河南郑州市民羊爱枝未满16岁的孩子王新磊离奇失踪。她跑了不下100家窑厂,”她说,“几乎每处都有孩子被强迫做苦力。其中最小的8岁,”有些孩子甚至还穿着校服,印有“郑州某某中学”。而亲见的场景令她肝肠寸断,“他们蓬头垢面,赤手光脚,砖车拉不动时,监工就在后面用鞭子抽……” 

黑工之路背后,是令人心惊的暴利诱惑。 经记者调查表明,人贩子介绍一个未成年黑工,可得介绍费400-500元。但这只是利益链条中最不起眼的一环,更大的空间存在于窑厂主和包工头之间。 在山西,粘土资源比比皆是。窑厂主多为当地人,他们窑厂生产承包给外地的包工头,包工头再雇人生产。 每出1万块砖,窑厂主支付其2000-3000元。 不难看出,窑厂主榨取的利润在十倍上下,留给包工头的只是蝇头小利。 作为“食物链”的下端,包工头在既有利益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克扣工人工资,或设法寻找更低廉实用的劳力。易于控制的成年残障人及未成年人,自然成为猎取目标。

对山西黑砖窑事件,中华全国总工会6月1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用“十分愤慨和震惊”等字眼来表达全总的态度,并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或者说,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 而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的强制力量。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去扩大生产规模, 从而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2、资本积累的结果——全球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资本积累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贫困的积累。社会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美林集团和凯捷顾问公司联合发布的《2007年全球财富报告》中,2006年全球富人人数总计950万人,他们的资产总值达37.2 万亿美元。其中,亚洲是富人增长最快的市场。2006年亚洲富人总数增至260万人,同比增长8.6%,累积财富至8.4万亿美元。中国大陆有32万富裕人士,所拥财富总量为1.6万亿美元。他们大多数居住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2007年度最不发达国家状况报告》,对世界上最贫穷的50个国家而言,目前似乎处于一种缺乏学习的经济自由化和缺乏革新的与全球接轨的格局中。这将使生活在最不发达国家的大约七亿七千万人日益被边缘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Supachai)说,即使是外国直接投资也未能提高最不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它的经济仍处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的水平,缺乏科技和创新,这使他们越来越被边缘化

案例评析: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南北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反映了资本积累的时代特征。南北间的不均衡发展,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边缘化”的加剧,为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造成了不应有的障碍和险滩。

3、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不断积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这一范畴涉及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资本的技术构成是从资本的物质形态上看的,它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从资本的价值形态上看的,它是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技术构成决定着价值构成,价值构成反映着技术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并且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它可以用c∶v来表示。

从资本积累的规律看,资本的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变化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是资本价值的不变部分的增加和可变部分的减少。例如,有一笔资本,按百分比计算,起初50%投在生产资料上,50%投在劳动力上,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0%投在生产资料上,20%投在劳动力上。

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增加。从而对劳动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形成过剩的人口。 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从总体的和发展的趋势上看,工人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使他们成为相对过剩人口,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这种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这是因为:(1)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到蓄水池的作用。(2)过剩人口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对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形成施加压力。

案例:年轻人失业问题威胁全球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劳工组织发布关于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说, 从1995年到2005年,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失业人数从7400万增加到8500万,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有3亿多年轻人虽然有工作,却生活在日均收入2美元的贫困线以下。报告说,全球15岁至24岁年轻人总数约为11亿人。要想充分发挥所有年轻人的工作潜能,全球尚需要创造至少4亿个既体面又可充分发挥能力的就业机会。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表示,年轻人失业问题威胁到经济发展潜力,由于年轻人在人口中占巨大比例,年轻人失业等于是一种严重的潜能浪费,发展中国家尤其承担不起这种浪费,因此各国必须重视年轻人就业。

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

2002年5月1日《洛杉矶时报》记者Ching-Ching Ni从大庆油田工人的抗议活动中获得灵感,于5月2日发表文章,把中国的失业问题形容为中国社会的定时炸弹。那时,人们能够想到的只是,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下岗问题。

当2003年2月16日新华网播发“毕业即失业”这样的新闻、主要媒体把目光聚焦在2003年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人们好像幡然醒悟:中国的就业问题似乎并不仅仅发生在再就业领域,失业人口似乎在“年轻化”,并变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20多年前,毕业即失业曾经被宣讲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写照,今天却出现在了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看起来这像是一个历史的讽刺剧,但摆在面前的事实的确让人们感觉到,也许《洛杉矶时报》的记者不是在耸人听闻,失业问题可能会真的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也使人们联想到此前有学者用扎人眼球的标题发出的“最严重的警告”,认为中国经济繁荣的背后埋藏着巨大的社会不稳定。中国社会的失业问题真的这么严重?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失业问题。劳动保障部2007年7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8万人,青年求职者已占主体,35岁以下的求职者占七成以上,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群体有明显的不同。且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近一半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者占1/3。

案例评析:

发达国家目前存在失业的重要原因:科技发展的影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发达国家不断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科技的公司裁员日渐增多,传统制造业中许多职业被淘汰。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愈来愈高,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下降,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存在持续性、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更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一些新的产业部门迅速崛起,一些旧的产业部门被淘汰,被淘汰的产业部门游离出大量工人,由于技术质量要求的不同,他们又不能全部进入新的产业部门,成为失业者。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同时,不少传统工业企业关、停、并、转、破,促使下岗职工急剧增加;在资本技术构成、有机构成提高的基础上,技术进步所摧毁的旧的工作岗位,大大低于它所创造的新的工作岗位。 

3、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扩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 

资本积聚, 是指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而不断增大其总额的一种形式。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也是资本集中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某个资本家拥有资本10000元,投入生产领域中发挥职能,一年以后,获得剩余价值2000元。资本家将其中的1000元积累起来作为追加资本,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这样,他的资本总额就从10000元增大为11000元。象这样不断地积累,资本总额的积聚就越来越大。 

 资本集中, 是指把原来独立的分散中小资本合并成为一个大资本。资本集中的形式有两种:兼并和联合 ( 包括组建股份公司 ) 。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资本集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使资本主义能在短期内集中巨额资本,兴办中、小资本所无力筹建的大企业,如铁路、大型水利、航空、航天和原子能利用等。 
  在资本集中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的程度随之提高;另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的手中,这就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趋于激化。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①资本积聚以积累为基础,通过追加生产资料劳动力使资本增长,因此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而资本集中则是已经存在并执行职能的资本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和组合,使单个资本增大,并不增加社会资本的总额。②资本积聚的增长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它的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或积累的绝对界限的限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

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是增大单个资本的两种形式,两者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不断扩大,而大资本在竞争中占优势,可以击败中、小资本,从而加快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加快,使资本越来越大,越有条件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又加速了资本积聚。

案例:宝钢集团重组后的优势

上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1998年末宝钢集团重组前,上海地区的钢铁企业主要有三家。一是宝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属于中央企业。二是上海冶金控股公司,辖下有一钢、二钢、浦钢、五钢等企业。三是上海梅山钢铁公司,下属有钢铁企业和矿山企业。后两家企业都属上海市地方企业,但又是完全独立的两家企业。由于三家企业自成体系,分别存在着不同的隶属关系,条块分割,弊端很多,集中表现在钢铁业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重复建设和淘汰落后难的问题上。1998年11月1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11月17日,宝钢、上钢、梅钢终于实现了大联合。

2007年1月,八一钢铁集团与宝钢集团正式签署资产重组协议,增资完成后,宝钢成为八一钢铁的控股股东,"新八钢"将在重组完成后正式挂牌。

案例评析:

联合有利于宝钢钢铁精品基地的建设。联合后,宝钢集团根据我国钢材市场供需结构矛盾的状况,统筹规划,重点以发展国内生产短缺的关键精品钢材品种作为产品定位,淘汰了总计192万吨落后的钢铁生产能力,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产品结构调整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根据规划,以优势企业宝钢股份公司为核心,在其周边逐步形成一钢公司的不锈钢冶炼热轧精品基地、五钢公司的特钢精品基地、二钢公司的金属制品精品基地,加上益昌公司高等级冷轧薄板生产线和梅山公司铁钢材自成精品系列体系,从而形成上海宝钢钢铁精品基地的总体框架。合并后,集团公司的合并销售收入及合并利润均有大幅增长。联合后的宝钢不但变成了国内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而且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其战略优势正在凸现。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循环

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叫资本的循环。现实资本运动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要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分别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购买阶段
    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三个阶段的统一。在循环过程中,每种资本形态都可以作为一种循环的起点和终点。资本循环要求资本的三种形态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
     空间上并存要求把全部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成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部分,使生产经营过程中既有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预付劳动报酬的货币资本,又有用于制造商品的生产资本和准备出售的商品资本,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不至于间断和再生产顺利进行。 
     时间上继起要求每一部分资本形态必须依次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继起性的破坏,将导致并存性的破坏。而并存性的破坏,则将导致资本循环的中断。资本循环的并存性和继起性互为条件,缺一不可。资本形态和循环阶段只有在运动中达到统一,资本循环才能正常进行。 

2、资本周转

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增殖,这种运动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地进行。这样的资本循环,叫做资本周转。 
  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的关系:资本的周转时间愈长,每年的周转次数就愈少。周转次数与周转时间成反比,只有缩短周转时间中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才能增加周转次数,即加快周转速度。 
  案例:  海尔是“怎样让石头漂起来” 

海尔在1998年实行了一场“业务流程再造”工程。在一次关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高级经理人培训会议上,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目光炯炯地看着讲台下的中层干部们,提出了一个象脑筋急转弯的问题。 

“ 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

“把石头掏空”,有人喊了一句,张瑞敏摇了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张瑞敏又摇了摇头。

“做一快假石头”,这个回答引来了一片笑声,张瑞敏还是摇了摇头:“石头是真的”。

“速度“海尔集团见习副总裁喻子达回答道。

“正确”张瑞敏脸上露出了笑容:“《孙子兵法》上水果:‘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网络时代,速度同样决定了企业能否越上新的高峰!”

这一细节形象地表明了海尔“业务流程再造”是解决企业的循环与周转的速度问题。

案例评析: 

首先,企业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速度问题, 企业资本周转越快,增值的价值也就越多.加快企业资本周转的速度,其实质在于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最激烈的环节是资本循环所经历的购买和销售这两个阶段。其中,商品的销售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它关系到商品是否能转化货币资本,马克思认为,资本能否通过销售阶段是“惊险的跳跃”,它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当然,商品的销售速度的快慢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因为它不仅是关系一个资本循环的终结,也关系到下一次资本循环的开始。因此,现代企业都十分重视资本循环所必经的这两个阶段。

再次,在现代社会,企业可以把经过购、产、销等过程(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流程),改革的目标则是要缩短资本的停留时间,以加快资本循环。海尔“业务流程再造”就是这类的改革。它改变过去企业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建立起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市场链的业务流程,它最终是加快了企业的总循环和周转速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案例:网上销售——商业资本周转新方式

据美国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最近对全球28个国家的160家大公司所作的调查,随着全球网上销售日趋兴旺,传统的采购运作方式受到了冲击。根据这家公司的调查报告,接受调查的公司表示,由于因特网提供了新的采购方式,它们的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的数量将在今后两年内平均减少四分之一。

江苏省充分利用网络销售农产品,网上农产品虚拟大市场初见雏形。,该省已有1161个农产品上网销售,网上销售额达7.7亿元。出现一批营销规模较大的农民网上经纪人。

中国网上购物市场交易额获得长足的发展, 200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仅为6.0亿元,到2005年高达193.1亿元。

案例评析:降低商业流通费用,是增加商业利润的重要途径。电子商务的兴起,大大降低了商业流通费用,降低了商业预付资本,加速了商业资本周转。电子商务作为新的物流方式突破了传统商业的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节约了许多传统商业所必须投入的资本,例如:店面、店员等,同时又可以实现一般商业企业难以实现的零库存经营。另外,由于网络的受众面广泛,销售渠道宽,企业可以节省诸如广告等费用,加速了商业资本周转。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工资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一段时间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一定数量的工资。从现象上看,工人好象是出卖劳动,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实质上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并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这是因为:①如果劳动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它必须在出卖以前就已存在。可是,当工人与资本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时,存在的是劳动力,而当劳动过程开始时,劳动已经不再属于工人,也就不能把它当作自己的商品出卖了。②如果说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劳动这一商品必然要有价值。那末,它的价值如何决定呢?如果劳动的价值由劳动时间来决定,那是同义反复。③如果作为商品出卖的是劳动,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应该是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这样资本家就得不到任何剩余价值,从而否定了剩余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等价交换,那就否定了价值规律。可见,说买卖的是劳动,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讲不通的。
  工资的基本形式  有两种,即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一些国家,在实行计时工资的同时,又采取“津贴”或“奖金”等形式。尽管工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其实质都是为了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案例名称:工资指导价

梁晓声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书非常畅销,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他在书中痛斥了“新富”他的种种行为。他绘声绘色地讲到,有一家生产出口花被的私人企业,每条花被出口价150元人民币。而小劳板付给工人的工资每月仅有150元。小劳板所在的地方,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的收入也远远低于每月150元的水平,因此会有大量农村少女来此找份工作,而做花被是一种极为简单的工作,是任何普通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当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时,想从事这种简单劳动的人是很多的,这就是说,劳动力的供给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为了获取丰厚的利润,尽量压低工人的工资,以降低成本。以低工资雇佣劳动是发展中国家企业主利润的主要来源。为了禁止企业主压低工人工资的现象,南昌市2001年2月18日正式发布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其包括经理、技术人员和工人等38种通用工种的劳动力价格。分别列出了各类工资的高、中、低三个档次不同的工资标准。由求职者与用工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商定。工资指导价有无存在的必然性?

有人认为,工资指导价说白了是政府对工资分配的管制。实行工资指导价,虽然可以保障工人的权利,但这种保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如,四川有一家彩电厂,北京也有一家彩电厂。四川那个企业按当地的工资指导价,每月支付400元就可以雇佣一个工人;而北京那个企业,按北京的工资指导价,它不得不以月薪1000元的价格雇佣工人。这样北京企业比四川企业有高得多的劳动成本。要彩电这样竞争激烈的行业,利润率本来就低,所以,尽管北京那个企业有先进的生产线,但最终还是垮掉了。由此可以看出,各以都制定工资指导价,而且各地的工资指导价又不同,必将造成不平等竞争,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级政府规定工资指导价是有所考虑的。对于非国有经济来说,规定工资指导价,主要是为了保障工人的正当受益权不受侵害。对是国有经济来说,规定工资指导价主要是为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案例:工资集体协商

2000年11月2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依据这个办法,在签订新合约时,在自己该拿多少钱的问题上,职工有了发言权。在计划经济时代,劳动是一种“奉献”的意识则被不断地强化。如此一来,劳动者原本用劳动换取劳动报酬,被等同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主张自己劳动报酬的权利被视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市场经济中,在非公有制经济中,职工拿多少钱不再由国家说了算,而是由老板决定。在这种情形下,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就劳动报酬的确定,存在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利益取向。协商工资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社会的表面上和资本家的意识中,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商品的销售价格超过资本家为了生产商品所支付的预付资本中的所费资本即成本价格的余额。同时,因为剩余价值实现为货币是在商品的生产过程完成以后才出现的,它又进一步被看作是资本家为了生产商品所投入的全部预付资本即所用资本(包括尚不计入成本价格的那些固定资本)带来的。不仅如此,商品从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为了从事销售活动还要追加资本(包括纯粹流通费用),因此,剩余价值不仅被看作是在生产领域中的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而且还被看作是包括预付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全部资本共同带来的。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就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实质及其神秘的外衣  如果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成本价格,以p代表利润,那末,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则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就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 
  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而且在数量上也是相等的。可是,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被抹杀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神秘化形式。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明显地反映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因为它是可变资本的增殖额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而利润这个范畴,似乎意味着资本自身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新价值来。这种颠倒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k+p)之后,就包含着利润同剩余价值相偏离的可能性。因为利润作为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而成本价格又小于商品价值,这就为单个资本家提供了在成本价格以上而在价值以下出售商品的可能性,从而使实现了的利润同商品中实际包含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并不一致。资本家无不利用商品价值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推动力。随着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促使不同的特殊利润率均衡化为平均利润率或一般利润率,从而使利润进一步转化为平均利润,实现等量资本取得同量利润。这又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利润只是资本的产物,它同劳动完全无关,这样,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就被进一步掩盖起来了。思考:今年我国猪肉价格猛涨,为什么?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只是平均利润。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在本质,而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及利润再转化为平均利润等等,层次越多,就愈是从抽象逐步上升到具体,就愈是接近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资本关系当事人的意识;这样一来,它们离开自己的本源或始基却越来越远,从而资本关系就愈来愈神秘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替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解,竭力否定剩余价值的存在,否定资本同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把利润说成是资本本身的产物,说成既是生产过程又是流通过程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利润的实质及其来源,以及利润进一步再转化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它们所体现的错综复杂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阶级表现,从而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 

案例:水往低处走,资本向高(利润率)流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导致了利润的平均化,从长期来看任何行业维持高利润率都是违背市场机制的。中国的很多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都经历了由高利润率——到低利润率甚至零利润的过程。十年前,中国彩电生产企业平均利润曾经达到50%以上。这使中国彩电行业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向规模和质量要效益。而日前从广东省彩电企业领导座谈会上了解到,目前彩电业平均利润为6 %,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利行业。据称,现在25英寸、21英寸彩电已经是“亏本赚吆喝”,不仅无利可图,而且企业还要倒贴成本。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是29英寸、34英寸大彩电及新推出的数字电视机。

平均利润率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规律,但平均利润率是否能发挥作用,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资本自由流动的程度。家电行业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较早市场化的行业,由于当时我国处在短缺经济环境,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因此彩电等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高达50%甚至更高。资本不断向高利润率部门流入(包括民间资本与国外资本)使许多行业由个别企业的一只独秀发展到百花齐放,利润率也在不断地下降。。最近几年,激烈的价格大战,让整个彩电行业都陷入了低利润率甚至零利润率的陷阱中。凡是存在超额利润的行业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也将更明显。从长期看,随着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将逐渐提高,这会使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案例讨论: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不仅要同行业内的企业竞争,又受到行业外企业企图进入分食一杯羹的威胁,于是在一些行业成立了行业协会获企业同盟以试图将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阻击行业外资本的进入,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当代发展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具体化。决定和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各种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直到灭亡的整个过程。 
  1、基本矛盾的产生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先前分散的生产资料逐渐集中到资本家企业中。原来由个人使用的生产资料,转变成为由十几个、几十个工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本身由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从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由许多工人共同生产的社会产品。例如,在资本家的纺纱厂中,生产工具已经由个别人使用的手工纺车转变为只能由许多工人共同操作的纺纱机。由于社会分工日益发展,生产越来越专业化,生产的部门越来越多。各个部门之间互相依赖,紧密衔接,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本身也成为有成千上万工人分工协作的社会过程。这说明生产更加社会化了。但是,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并不归使用这些生产资料和共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公有,却被资本家私人占有,不归社会支配。这就产生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化的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广大小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纷纷破产,沦为无产者。这些无产者除了出卖劳动力受资本家剥削以外,没有其他生路。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贯串于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

②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社会化的生产要求整个社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只能在个别企业内部进行有计划的生产,而整个社会的生产却处于无组织、无政府状态。

③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盲目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大工业的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扩张,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造成了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在资产阶级财富积累的同时,无产阶级的贫困也在积累(见无产阶级贫困化)。市场的扩大赶不上生产的增长。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3、基本矛盾的新特点

当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到全球,并且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 1)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组织性与全球经济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资本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有限的世界市场之间的矛盾的全球化扩展。
     目前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已达6万家,其子公司约有50万家,跨国公司的年生产总值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贸易额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60%。同时它还控制着75%的技术转让,90%的生产技术,以及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就跨国公司本身来说,它凭借着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在其内部实现了高度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但跨国公司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市场为基本活动场所,以追求全球范围内最高利润为最终目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度的内部组织性,极力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其结果必然在全球范围导致生产发展的盲目性,一旦产品在市场上过剩,就会波及一系列国家和地区从而引发严重的世界经济动荡。                
    (2)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国内阶级矛盾的复杂化和资本主义阶级矛盾向全球扩展
    就国内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实施的是最低成本战略。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和加工,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地方采购原料,在劳动力充裕、工资低微的地方加工生产。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纷纷流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致使本国的失业大军愈加庞大,成为困扰国家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几年,跨越国界的工人阶级的联合斗争此起彼伏。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97年,发生了以法国工人为首,欧洲各国的工人联合起来反对雷诺汽车公司关闭比利时公司的工厂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使大多数工人在工厂关闭后仍受到雇佣;1999年至2000年,针对与雷诺进行资本合作的日产汽车日本工厂的关闭和企业重组计划,日本全国工会总联合会、法国总工会、墨西哥真正劳动阵线等工会组织发起了国际性联合斗争等等。另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多种手段掌握国家政权。摩尔多瓦共产党就已经于2001年2月25日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原苏东地区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这是通过和平的议会道路夺取政权的新尝试,为当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演变提供了借鉴。
    总之,资本主义矛盾的全球化扩展,在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着更加完备的社会物质基础,全球社会主义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案例:是“多了”还是“少了”?

有一段关于描述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的著名对话:“一个煤矿工人儿子问妈妈说:‘现在天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

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

‘因为煤生产太多了。’”

在大危机期间,许多国家大量地炸毁炼铁高炉,美国毁掉92座,英国毁掉28座,法国毁掉10座。1973的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单是伦敦一个城市,就有10万套新房空置而卖不出去,日本的汽车库存达到100万辆以上,电视机库存超过需求量的一倍以上。同时在美国的洛山矶、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特西里牛奶公司,把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牛奶倒入了臭水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量的工人失业,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急剧下降,购买能力不断丧失,生活贫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特征,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不是社会的产品绝对地超过消费者的需求,而是相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力或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讲的过剩。在危机阶段,尽管大量商品积压、过剩,而且物价也一降再降,但是,由于大量企业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许多工人失业,广大消费者没有支付能力也无法获得这些消费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分析西方社会30年代大危机后,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社会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这一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是个别企业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企业内部看,企业有权支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可以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就整个社会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  企业自己是事,并服从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这样必须造成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整个社会生产互不协调,使商品供求失衡,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二是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机器大工业为技术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和激烈的竞争又为生产无限扩大提供了必要性。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又拼命地压低工人工资。在采用新技术的同时,有大量裁减工人,造成工人大量失业。同时还利用大生产排挤小生产闷子车造成大批小生产者破产。这样,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导致企业大量商品积压,不可避免地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经典作家的描述,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是有计划和按比例的不应该发生经济危机和经济震荡,但是,现实是经济波动或经济危机一直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我国经济波动与结构转变、投资、政府干预情况有关。我们曾有过过度干预经济的失败教训,但这并不是否定政府作用的理由,只能说明变化的经济形势需要政府不断调整措施,采取适当和适时的行动。正如我们驾驶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需要不断调整方向盘一样,紧握方向盘不动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化,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作用不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同时,人为的决策失误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现象的减少,诸多原因使得经济增长的收缩期缩短,上升期延长,经济增长波动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第三讲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1、欧美国家的职能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至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守夜人到管理者的转变过程。

(1)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生产力不很发达,整个社会结构也比较简单。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活动的自发性很强,不需要国家太多的干预。因此,英国的亚当·斯密更提出了夜警国家论,把国家的职能限定为保卫国家 ,保护财产,维护一定的公用事业等方面。国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自亚当·斯密以后,西方国家大多奉行“任它去做,任它去走”的 自由放任政策,国家不过多地干预经济事务,只起维持秩序的作用。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曾经有 过一句名言:“最少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美国著名思想家大卫·索罗说得更绝:“最好的 政府是根本不管事的政府”。在18世纪,英国只设有财政委 员会.外交部.内政部、陆军部、苏格兰事务部等机构,而且大多是发挥政治管理职能的,基本上 没有专门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机构。美国在1789年建国之初,联邦政府只有财政部、陆军部 、国务院等三个部门。联邦政府对经济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甚微。

(2)进入20世纪 后,随着经济上垄断的发展,国家开始干预经济。二战以后,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日益增强。从消极守夜到积极管理,国家的职能扩展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除传统的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内社会秩序等传统职能外,西方国家的职能可以归纳为;

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充当经济法官和产业宪兵的角色。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充当整个经济发展的后勤部长。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

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3)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广泛干预经济,进行社会改革,使经济持续增 长了二三十年。但是,西方社会固有的问题如经济危机、贫富分化等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新的 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财政赤字等日趋突出,这些都迫切需要国家尽快解决。就是说,现在社会要 求国家的并不仅仅是干预经济、社会事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及时干预。如果说自由资本主义时 期,"管得最少的政府便是最好的政府"是评价国家的标准的话,那么,现在的评价标准则是," 管得越早、越快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因此,我们可以说,目前西方国家的职能应是更快、 有效地干预经济、社会事务,做一个高效率的管理者,

国家 职能的扩大,其直接后果就是国家机构及其雇员的大量增加。美国逐步设立了卫生、教育和福利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运输部、能源部。英国也陆续增设了科学部、技术部、住房和地方政府部、运输部、就业和生产率部、 社会保险部、能源部等机构。现在,在英国政府中,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部门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以上。政府雇员的增加更为惊人。1790年美国联邦政府只有300多人,1900年增至30万人,1980 年联邦政府文职人员达288万人。这是西方国家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虽然西方国家在不 断地进行行政改革,但只要国家干预经济、社会事务,机构膨胀、人员增多就不可避免。

2、日本国家职能

日本实行的是西方的市场 经济制度,但它地处亚洲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所以,其国家的职能是很有特点的。

(1)领航 员的职能。日本国家是经济起飞过程中的导航员。日本国家有一个小的、由最好的管理人才组成的 精干的行政专职机构。这个机构的第一职责就是选择国家决心发展的产业,这是为国家的发展领航 ;第二,辨别与挑选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和企业来发展国家所选定的产业,这是为企业的发展领航。 日本国家是出色的领航员,但它不是飞行员,也不去干预飞行员的飞行。作为领航员,日本国家在 权力的运用上做了巧妙的平衡,在这里,国家的权力既没有大得不可控制,也没有小得影响它的效 率。

(2)教练员的职能。日本模式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积极干预作用,相当于体育场外的教练员 。作为教练员,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遵循赛场规则和裁判(市场力量)的前提下,给赛手 们(独立自主的企业)筹谋出计,而不是随意地更改规则、充当裁判、硬性规定赛手的动作;另一 方面要培养合格的选手,给企业提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日本国家的教练员角色是发挥得相当出 色的。

(3)市场参与者的职能。日本国家是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的,而不仅仅是消极干预。当然,这 种参与是根据市场规律进行的。日本人创造了一整套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国家参与的方法,包括:创 立国家金融机构;制定明确的宏观经济目标,并具体细化为各种灵活运用的计划;国家与企业之间 广泛交换意见,检讨各自的政策,消除分歧,达成共识;让私人和半官方机构承担一部分国家的功 能;国家出面领导或支持工业研究的开发。这就是日本人的国家观:管得恰当好处的政府就是最好 的政府。

3、东亚国家的职能

这里所说的东亚国家主要是指亚洲四小龙,即台湾、韩国、香港和新 加坡。东亚国家在把整个社会导向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导航员的职能。这 一作用与日本国家的作用颇为相似。东亚国家设计出各种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对国家经济的起飞和 起飞后的飞行进行正确的导控,使其沿着最经济的航线飞行,东亚国家和地区采取国家高度集中的 控制,其决策者即政治精英能够分清干预什么和不干预什么,他们坚持的原则是:国家要做市场永 远做不到和做不好的事情,把一切市场和企业能做的事情留给市场、企业去做。管好该管的,不管 不该管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就是东亚国家的信条。

(2)车站售票处的职能。东亚国家为了弥补 市场机制的缺陷,集中有限的资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现代化,经常编制经济计划 。但这些计划并不干涉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对企业没有强制约束力。这些计划在经济生活中起到 的作用是“车站售票处”的作用。国家为保证计划实施而在利率、汇率、税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 相应政策措施,使企业不能无视国家的计划,而是沿着国家出售的计划车票所指示的方向和目标发 展。

(3)裁判员的职能。东亚国家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裁判员,它对国家经济活动特别是企业的活 动依据有关法律和规则进行公正的裁判,使经济竞争者在公平的赛场上全力拼搏。但东亚国家作为 裁判员并不过分干预作为运动员的企业的活动,只要企业不犯规,它就可以在赛场上自由发挥。

4、南亚国家的职能

南亚国家(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政 府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既不同于欧美国家、日本国家,也不同于东亚国家。其角色是: 

(1)企业行为管制者的职能。不同于欧美国家是企业的服务者,也不同于中国这种社会主义国家的 国家是企业的终极所有者,印度国家是企业的管制者,企业的活动受制也受益于国家的约束。印度 的企业面临国家名目繁多的管制与约束,尼赫鲁认为,更好的国家意昧着更大的政府,即国家对企 业有更多的管制。这也是印度国家的信条。国家不断声称企业要为“国家利益”工作,其含义实际 上就是要服从国家的制约。国家对企业的约柬非常严密,制约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 会通过国家管制获得垄断利润,企业不愿意放弃国家管制。其他南亚国家也是如此。

(2)市场的计 划者,或者说干预者的职能。西方社会中,国家是让“市场自己去行,自己去走”;东亚模式中, 国家是做市场做不好的事情。而在南亚模式中,国家的原则是:国家要做市场要做的每一件事,凡 是市场上的每一件事,国家都要进行干预。

(3)社会的调解人和矛盾的牺牲品。南亚社会是一个相 当复杂的社会,它存在着种姓、宗教、民族之间的矛盾。南亚国家就象一个调停人,不断调解社会 内部的矛盾,使各种势力能妥协共处。但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斗争的激烈,常常导致国家的垮台 与更迭,南亚国家也就经常成为社会矛盾和斗争的牺牲品。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2001年9月14日,美参众两院分别以98:0和420:1讨论通过决议,授权布什总统可动用一切武力,并同时根据美国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宣布从11日起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与此同时经美国国会通过援助航空业的法案,布什政府向美国航空业提供50亿美元的直接援助。这反映了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也是一个民主的国家。

2000年是美国总统换届选举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以及他们的智囊团在美国展开了竞选。公民投票表决之后,计票工作眼看就要结束,媒体也已经迫不及待的公布了结果。这时风云突变,计票诉讼,司法介入,使得这届美国大选跌宕起伏,极富戏剧性。最后,激烈的争夺总算有了结果,布什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这反映了美国实行资本主义选举制和政党制。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现在来学习、讨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1、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⑴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简要解释“民主”概念。民主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制度,与专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专政”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这就决定了民主的本质,是什么呢?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同学们,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提出了许多口号,哪些口号是体现“民主”的?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以法的形式把这些民主思想制定下来成为一种制度。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有: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国家有没有建立这种议会制和选举制呢?没有。这就表明资本主义国家代替封建国家具有进步性。

⑶资本主义民主的进步性:

封建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比

社会形态  内容

封建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

议会制度

领导人产生

终身制

选举制

人与人之间关系

等级制

民主、自由、平等

这个表格反映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具有历史进步性。这种进步性是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个重要的文明成果。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是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思想为理论指导,以资本主义政府制度、议会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文官制度等一整套宪政制度为基石构筑起来的大厦,这一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的长治久安,是在资产阶级集团长期统治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整套统治方式、方法,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精巧设计。
      (4)西方民主制度不具有普适性
    现在,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在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取消选举权的财产、教育程度、居住期限、性别和种族等的限制,选举制度和人权保障有所改进,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有所加强,公民参与政治的范围有所扩大等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制度日益完善,统治技术日益精巧,统治手段日益丰富。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确:      

西方国家制度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许多国家的制度在建立之初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到了今天它也并非尽善尽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民主制度比较完备而又颇具特色的国家,常常为资产阶级学者所津津乐道,但它存在进步中的危机。

最近看了一本书《近看美国》,有个感觉,就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在历史和现在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却防止了出现最坏的情况。我们在讨论美国民主和人权的优点时,也应该注意到它们引起的潜在危机。

民主是美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对内的,而不是对外的。拿两国之间的事情来企图说明民主是很愚蠢的做法。

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的人都在此生活。种族之间的矛盾也很多,但是经过黑人解放运动和黑人民主运动之后,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趋于平缓。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则不断增多,例如亚裔与非洲裔之间的矛盾,像美国移民过去的华裔往往带有对黑人的歧视这种情况比白人更普遍。

   美国的言论自由,不是保证“真理”的言论自由,而是言论不论对错,都有自由。你可以鼓吹共产主义,也可以鼓吹大家推翻美国政府,只要你没有去做,那么你的自由都受到保护。美国著名案例,堪萨斯市3K党曾经要在某个黑人社区电视台播放种族主义宣传片,遭到拒绝,然后告电视台,后来美国政府和黑人协会也出面阻止,结果3K党又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法院判定美国政府干预违法,电视台应该满足3K党的要求。最终1990年4月3日这部电视剧竟然真的在黑人社区播放了。这种自由也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因为你不能制止某些可能危害国家的言论。

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杰弗逊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种自由,在政府与新闻自由之间,他愿意选择新闻自由。政府没有审查、禁止新闻的权利。曾经一个案子是 1979年美国一名记者通过翻阅图书馆查阅一些政府公开的资料,竟然综合出了氢弹弹制造的详细过程。一开始美国政府进行反对和制止,但是进步杂志社不干。然后政府又以机密文件泄露罪名控告记者,但是记者将所有的公开获取信息方式都拿了出来。后来发现确实有几份文件由于政府官员搞错将原本机密的文件放到了公开的书架上,于是政府要求记者不该再泄露这些内容。但是记者坚持不干。只好上了法庭,最终法庭认为政府没有权利干涉记者,可以发表,政府的失职不能由记者来承担,最后报纸真的刊登了这篇文章。也许你可以收买记者报社等方式来阻止发表,但是如果他们不答应,政府却没有权利要求记者报社不发表。

  美国私人场所和财产的保护,同样是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的。美国大多住宅没有高大的围墙,往往就是篱笆,甚至没有。他的作用不是防止外人进入,而是告诉别人这里面就是私人场所,不要进来。如果主人发现有外人进来,在警告之后还不离开有打死你的权利。因此,不需要围墙,外人也不敢轻易进入别人的花园草地和树林。曾经有一个日本女孩夜里到路边人家问路,结果被主人打死,法院并没有判处谋杀罪而是比较轻的过失罪,还因此激起日本国民和政府的反对,但是美国政府无能为力。警察也没有权利闯入私宅。警察如果需要进入,需要有搜查证,并且要有详细的搜查时间、缘由、搜查的具体对象等,有一项模糊,那么就是违法,房主有权拒绝。警察只能搜查写明的东西,而不能翻看其余东西。

美国的政党和团体自由。美国的政党和篮球协会之类的一样,只要你同意他们的章程捐了钱,就可以成为党员,不需要宣誓和效忠。党员的言论只代表自己,不代表这个党的意志。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同意这个党的一些看法,你随时可以退出。入党没有什么光荣,退党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只是代表你与该党的思想是否基本一样而已。你可以自己创建一个协会,对于非盈利性质的是要登记的,其中有一些法律是与此相关的,例如捐款税收等的政策。美国的民兵是自发的群众组织,不受政府和军方控制,这是宪法保护的,他们的作用就是防止政府走向专制,可以推翻政府。民兵组织有权购买武器装备,进行训练,在民众中进行宣传。不过美国有一桩大的爆炸案,奥克拉荷马大爆炸,就是两个右派民兵干的。美国政府本想乘机削弱民兵,但是立刻遭到国民的反对,因为这是违背宪法的。公民拥有枪支也是宪法保护的,他在保证国家政府不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时,也让美国付出了代价
  此外还有很多,美国先进的制度在使得国民享有充分自由的同时,也让国民付出了很多。民主不是完美的,是要付出代价的。美国的宪法在防止最坏情况的同时不断的去自我更新进步。我想在历史上美国民主绝对不是最好的,但是至少现在还没有一个比他更好的

西方的民主直接搬到东方似乎就没有成功的案例,从东南亚算起,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至今是一党专政,菲律宾国内应该是军方发言权更大,泰国好不容易整出个他信又让政变给推翻了,再看东亚,韩国从87年民主化后好象就没有哪个总统就当好过,香港从结束殖民统治后亲中派与泛民派就没有消停过,就连最西方化的日本也是实行了事实上的一党制达50多年,而且全是前首相与大臣的直系子女,至今没有改变。如果按西方的标准,这里面哪一个是成熟的,优秀的民主政体?

2、资本主义法制

 有两义:①资本主义法律和制度的简称。②指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创制法律,并依法实现其统治的一种方式。这种意义上的法制有的学者称为资本主义法治。 
  (1)资本主义法制的确立  

与专横非法、肆意妄为相对立的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思想,早在奴隶制、封建制时期,就有一些思想家提出过,然而开始把依法治理意义上的法制同民主、宪政紧密联系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他们在反对封建制的斗争中,提出了民主、宪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要求制定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并要求依法治理,以铲除封建专制特权,确认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等项权利和自由。例如17世纪英国的J.洛克认为:即使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国会,也无权侵犯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自然权利,而只应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政府论两篇》)。法国的孟德斯鸠从实行君主立宪和分权原理出发,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我们可以有一种政制,不强迫任何人去作法律所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禁止任何人去作法律所许可的事”(《论法的精神》)。洛克、孟德斯鸠总是把法制原则与实行君主立宪相联系,而法国的 J.-J.卢梭则是直接把法制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联系起来。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意"的表现,“凡是实行法治的国家,无论它的行政形式如何,我就称之为共和国……一切合法的政府都是共和制的”(《社会契约论》)。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法制原则,体现在最早的一批资产阶级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中。例如,法国《人权宣言》规定:“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第5条);“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6条);“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第7条);“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第8条)。资本主义法制的确立,当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2)资本主义法制的实质  

资产阶级国家所确立的依法治理的统治方式──资本主义法制,确认和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巩固了反封建的斗争成果。然而资本主义法制实质上是保证资产阶级民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对劳动人民实行剥削和压迫的合法手段,即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着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法制并不始终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充分可靠的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危及资产阶级的存在时,资产阶级往往放纵和容忍其阶级内部某些个人或集团的非法专横,赋予或默认这些个人或集团以“便宜行事”的权力,镇压劳动人民的反抗,即使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也不例外。例如,1848年法国将军L.-E.卡芬雅克(1802~1857)对巴黎工人的血腥镇压和随后路易·波拿巴的登上王座,就是明证。资本主义国家,由其本质所决定,不可能真正实行法制,而总是合法与非法手段并用。非法专横、公开的血腥镇压,往往是资本主义法制的重要补充。 
  在帝国主义时期,特别是在阶级斗争尖锐化时期,资产阶级有破坏自己所建立的法制,实行行政、司法专横的反动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出现的法西斯制度突出地说明了这一点。法西斯制度以公开的恐怖专政,代替资产阶级民主和资本主义法制的统治方式,完全抛弃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而代之以法西斯头子和法西斯政党为核心的“极权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法西斯制度遭到世界人民毁灭性的打击,民主、民族革命的高涨,特别是在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民主、自由,反对法西斯制度复活的斗争推动下,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法制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修改补充或制定了新宪法,在法律的规定上,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有所扩大,如美国在50~60年代通过的《民权法》和关于扩大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等;1946年日本、1947年意大利、1949年联邦德国,先后制定新宪法,恢复和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各项原则,并颁布了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的立法。有些国家还重新制定或修改了一些重要法典。战后各国都扩大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制定了大量社会、经济法规,形成了不少新的法律部门,如环境保护法(公害法)、能源法、知识产权法,等等。有的国家对司法组织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许多国家实行了违宪审查制度,建立了宪法法院,等等。  

3、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

 提到西方政权组织形式,许多人容易想到“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等,并且误以为西方政治制度只有一种模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应该说,“三权分立”、“代议制”、“多党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特色,但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事实上,西方政治制度纷繁复杂,形态各异,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制度是完全一样的。
      (1)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政体主要是指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一般是从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或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来区分。政体是一个国家政权的主要部分,西方各国都号称实行“三权分立”。

近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首先是由英国的洛克提出来的,但在洛克那里只有两权分立,而且主要是阶级分权。完整的“三权分立”是由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的。孟德斯鸠明确地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的思想。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三权分立国家结构体制分别在1787年的美国宪法、1789年的法国宪法中得以确认。如今,三权分立原则几乎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都得以采用。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武器,但它维护的资产阶级专政必然有其落后的一面,恩格斯就曾这样评价三权分立:“这种分立事实上只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关而实行的日常事物的分工罢了。”

美国三权分立,互助监督和牵制的制度,大体是这样的:国会对政府和最高法院的牵制监督,国会加上各州可以修改或者制定宪法,限制总统权力。国会可以提出和批准法案,也可以弹劾总统,或者逼其下台。尼克松达到了这个命运。克林顿接近了这个命运。国会可以立法反对最高法院的某个判决,可以否决总统对官员的提名,或者决议反对总统的行政措施。  
    政府对国会和最高法院的牵制监督总统可以决定否决一次国会决议。可以指定最高法院法官,可以提名官员,可以发布总统令。总统负责法律的实施,掌握全国军队。  
    最高法院对政府和国会的牵制和监督高院不制定宪法,但是它根据本身对宪法的解释做出判决。因此,对於国会和总统都有牵制。几年前就决定了谁当总统。除此之外,可以肯定或者否决下级法院对宪法的解释,可以判定国会或者总统的行为不合宪。 

4、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1)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作为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石。它是选举产生国家政权机关和选举任免其组成人员及有关公职人员制度的总称。由一系列与选举原则、选举程序、选举方法相关的经法律规范形成的各种具体制度所构成的整体。

(2)当代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普遍选举权原则,普遍选举权原则是指每个拥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都拥有选举与被选举权。  

平等选举权原则,平等选举意味着选举权的价值或效力相等,排除了由身份、财产、教育导致的不平等。

直接选举原则,所谓直接选举是指选民直接选举候选人的方式。西方的议会选举、地方选举一般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从理论上讲显然更能公正、准确地表达选民的意愿,实现选民的意志。虽然,当代社会间接选举仍被采用,如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选举出的人组成选举团选出,但这种选举是以选举人的直接选举为根基的。因此,从总体上看,当代西方国家在选举中大多采用直接选举方式。

 秘密选举原则,秘密选举指无记名秘密投票,即选民有保守自己的选票投给谁的秘密的权利。  

目前,西方国家选举制度总体上已日趋成熟,并随着各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选举产生的影响,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向:其一,选举制度更加规范化、法制化。整个选举过程,从选民登记、提名和选举、直到起草正式选举报告,都有一套精细的法律条文。其二,与科学技术日趋密切。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选举制度就开始与科学技术发展形成某些默契,即科学技术每发展到一个新水平,选举制度所采用的选举手段就相应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以计算机运用为例,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全面来临,计算机便被广泛运用于选举活动,其结果不仅改变了选票的格式,而且也改变了投票方式,大大提高了选举活动的效率。90年代兴起的国际互联网更是使选举制度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为候选人提供了能直接与选民进行对话的新方式,它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候选人能向成千上万的支持者发出“广播式信息”,或者说服潜在的支持者,并与他们在网上直接对话;而选民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设备,无需出门便可表达自己对候选人的意见,使了解或挑选他们认为满意的候选人变的十分容易。从西方国家科学现代技术对选举产生的影响中,可以看到,科学现代技术的发展,将改变选举的形式和手段,逐步影响选举方式,使选举制度更加直接和民主。

(4)西方选举制度的实质

选举制度各项原则的确立表明,在当代社会,民主政治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制度的完善和原则的确立,不可能完全解决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问题,更不可能保证选举结果能真正服务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透过严密的程序规范,可以发现西方选举制度的实质是“资本精英”的“金钱民主”

请看历届总统选举所消耗的资金

年份

战胜候选人耗资

两党较量耗资

全国竞选总费用

1976年

卡特:1300万美元

卡特:2200万美元

5.4亿美元

福特:1400万美元

福特:2200万美元

1980年

里根:1500万美元

里根:3000万美元

10亿美元

卡特:1500万美元

卡特:3000万美元

1992年

布什:1.68亿美元

 

10亿美元

克林顿:1.67亿美元

2000年

布什、戈尔

1.5亿美元

50亿美元

               

一位记者在美国第100届国会开幕时说:“你看美国有民主吗?别看这些议员在大楼里这么热闹,就以为这里是民主。这些人中,有哪一个是穷光蛋?没有几十万、几百万的财产,能走进这个地方吗?这个民主,其实是美元的民主。”为什么这位记者说这个民主,其实是美元的民主?“美元”民主是以金钱为基础的民主。资本主义选举制度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选举是有钱人的政治游戏,是少数人的民主。两党在选举中还耍肮脏的伎俩,看上去相当民主,但最终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选举被西方政客标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但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了“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和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据美联社 2000年11月9日对美国金钱与选举胜负的关系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1999年竞选获胜的81%的参议员和96%的众议员,他们所花的钱均超过了竞争对手。美国总统选举更是金钱的游戏,没有财阀的金钱实力做后盾,想登上美国总统宝座比登天还难。金钱可以操纵美国的民主选举,所以有专家指出:“只要在联邦大选委员会那里查一下筹集资金的账户,就可以在大选之前知道大选的最终结果。”美国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在《民主的嘲讽》一书中,把美国富人民主的状况描述为“精英民主”,即“治理美国的是精英,不是民众。”

 

根据上表:资本家资助政党,政党操纵竞选。政党推举的候选人上台执政后再以权力回报资本家以“金元”。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金元政治”。

5、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人们常听到这样的概念,执政党、反对党,在朝党、在野党,也看到一些现象,如美国每隔四年就要上演 一场“驴象大战”。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被迫下野。撒切尔夫人为保全本党利益,确保本党执政地位,不 得不挥泪告别白金汉宫,离开唐宁街,等等。这些现象实际已表明了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某些内容和特点。 
    (1)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及其形式。 
    政党制度的形成是以政党的产生和出现为基础的。所以,要弄清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 政党,什么是资产阶级政党。

 政党概念的由来和古代政党的萌芽   政党一词的英文Party源于拉丁文Pars,意为一部分,另有同伴、部队、聚合等意。欧美于17~18世纪开始在政治生活中使用这一词汇。当时政党与派别同义,并且同时使用,指社会上一部分政治观点和利益相同的人组成的政治集团。到19世纪,政党与派别二词才分开,后者专指一党之内的不同派系。在古代,欧洲已有一部分利益  、观点相同的人结成集团参与政治斗争,这可以说是政党的萌芽。如公元前5世纪,雅典内部出现贵族派与民主派争夺政治领导权的斗争。
      在中国,古文中的“党”字最早当“无光”解。周朝时党是乡里基层组织,五族为党或五百家为党;党又指亲族姻戚或意气相同的朋辈。春秋战国时已有“朋党”、“党人”之说,开始指上层社会中利害观点一致者结成的集团。以后又有唐朝的牛党、李党,宋朝的新、旧党,明朝的东林党和非东林党,以及下层社会中造反民众组成的“会党”等。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君主集权制,往往视结党为大逆不道。中文中现代意义的“政党”一词是从日本移植过来的。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书刊中介绍西方政事时开始使用“党”和“政党”。到19世纪末,“政党”一词已在中国广为流行。
      政党的基本特征及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政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的基本特征或要素主要是:①有明确、具体的政纲,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②有定型的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③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④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纪律。⑤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各种活动,广泛争取非党群众的支持,竭力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纲。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政党是起源于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美国于18世纪80年代产生了联邦党和反联邦党两派,后发展为政党。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党几乎成为各国普遍的政治现象。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政党总数已约有4000个。政党的名称未必都带“党”字,也有称同盟、联盟、阵线、运动、组织、社、会等。反之,称“党”的未必都是政党。如黑手党、美国三K党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

政党按阶级基础分类 主要可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两大类,此外还有地主阶级政党和小资产阶级政党。
       按意识形态分类主要有资本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4类。资本主义政党大体上又可分为3类:自由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法西斯主义政党。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有三种形式:美、英两党制,法、意等国多党制。一党制。
    (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第一,普遍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
      第二,通过竞选轮流执政。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从根本上说是要保证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但达到这一目的 不是采取封建社会的那种世袭制、终身制,也不是独裁的方式,而是通过竞选这一“民主”方式轮流执政。在 台上的称为执政党或在朝党,在台下的为反对党或在野党。正是基于这些特点,所以,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又称作资本主义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的制度。 
     (3)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本质 
     资产阶级一党制是资产阶级一个政党执政,所以,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暴露无遗,看得比较清楚。 而两党制、多党制则带有民主的色彩,资产阶级学者和政治家们也大加吹捧,容易使人迷惑。 我们应该认识到:
    首先,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必然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事实也的确如此。西方资产阶级各党派为了本财团的利益,纷纷亲自出马或派代理人拚命竞选总统、议员 或政府高级官员,争夺异常激烈。各党候选人一登场,便攻击谩骂、造谣诽谤,不择手段,并常伴有暴力事件 发生。但是,资产阶级破坏法制、实行非法专横的倾向仍然存在。

2007-06-08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阿拉巴马州参议院7日发生了一起议员之间的打斗事件,一位共和党议员拳击一名民主党同事的头部,两人随即扭作一团,人们随后试图将他们拉开,场面一度失控。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毕肖普声称,民主党参议员罗厄尔·博龙用粗话骂他。他说:“我用我的右手对他的言论作出了反应。”阿拉巴马州公共电视台拍下了打斗的整个过程。  毕肖普称,他对他拳击博龙表示遗憾,称这不是成人解决他们问题的方法,但是称他不会立刻向博龙道歉。  博龙拒绝就此发表评论。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各方代言人在利益之争中企图摆脱自己建立的法制制度和程序而实现自己的权利的公然的暴力倾向。  
    不仅党派之间竞争激烈,而且在党内,由于利益差别、势力不同,竞争得也相当凶。如1976年美国大 选,共和党内部福特和里根为争夺总统候选人大打出手。支持福特的大财团头子洛克菲勒把里根的画像撕个粉 碎,而里根的支持者则把洛氏的电话线扯断八截。难怪百姓称竞选者是“发了疯的公牛”。正是由于竞争激烈,所以,常有两方政府高级官员中途下马或出现政府频繁更迭的现象。 
  其次,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平衡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的调节器。在西方,一党制并不多见或具有过渡性质。因为,一党制使得权力长期掌握在某个资产阶级集团之手,必 然造成利益向执政党派倾斜,使得资产阶级集团利益分配不均,矛盾加剧,不利于资产阶级统治。 
   而两党制和多党制,有利于调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便于实现利益再分配或政治分脏,协调利益关系,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比如,美国的大使大都是资助大选花钱买来的,这是公开的秘密。里根1981年当上总 统后,派出的119名驻外使节中,有41%的人对外交业务一窍不通。之所以不通还要派,就是为了政治分 脏,协调利益关系,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再如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此事曾造成美国政坛危机,尼克松因 此辞职下台。其实“水门事件”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尼克松下台的真正原因在于未处理好资产阶级集团的 利益关系。因为尼克松属西南部财团的代表,1968年竞选时得到了东部大财团的支持而一举当选。第一任 期内,西南部、东部财团双方利益互相兼得,协调较好,因而稳坐总统交椅,并得以连任。但在第二任期内, 尼克松更多地照顾了西南部财团利益,而损害了东部财团利益,如许多部长换成了西南部财团的人,传闻东部 财团的代表基辛格也要撤换,结果激怒了东部财团。于是东部财团抓住“水门事件”大作文章,迫使美国国会 弹劾尼克松,尼氏在危机中被迫辞职。东部财团的代表副总统福特继任总统,东部大财团头子洛克菲勒当上了 副总统,从而实现了资产阶级利益的重新分配,缓解了矛盾,平息了危机,稳定了资产阶级统治。 
  再次,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制造民主假象的工具。 
     两党制和多党制给人一种错觉:一是民主,资产阶级财团代表登台亮相,接受人民的检阅和挑选;二是百 姓似乎可以选一个“好政府”。 
     然而,对百姓来说,竞选轮流执政实质是换汤不换药,换来换去仍是资产阶级政党执政。因为百姓的 选举只能是非此即彼,绝没有其他的选择自由,只不过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罢了”。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 ,与毛主席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毛主席说:“说老实话,如果民主党上台,我们也不能不同他打交道。”尼说 :“这个我们懂得,但我们希望不让你们遇到这个问题。”毛主席说:“你当选我是投了一票的。”尼说:“ 我想主席投我一票,是在两个坏家伙中选个好点儿的一个……”。尽管尼克松是在趣谈,但却道出了选举的实 质,选来选去仍是坏蛋,是资产阶级专政。 
     西方的政党制度表面上给了百姓自由选择政府的民主权利,也允许百姓竞选。但实际上平民百姓当总统、 做高官是不可能的。西方的政党竞选历来是金钱大战,从尼克松到克林顿,选举费暴涨惊人,从几百万、几千 万、几亿到上百亿美元。当年里根竞选时,一分钟电视演说就花费10万美元。这对一个年均收入两万美元的 百姓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也是办不到的。就连美国学者也称:在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单独的政党——“财主党 ”。 
     显然,劳动人民的这种选择自由和似乎平等的竞选权利,不可能改变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 地位。难怪西方的选民报怨:总统先生竞选时说得很动人,他会说:“百姓们,你们要月亮吗?我给你们摘来 。”但上台后却什么都不干。恩格斯把西方的这种政党制度形象地比喻为“跷跷板游戏”,资产阶级政党一上一下,热闹非凡,而百姓 则看着有趣,不知不觉便上当了。

    (4)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工人阶级政党执政。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看似各个政党都可以平等竞选,工人阶级政党有执政的机会和可能。然而事实上,资产 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地限制工人阶级政党的议席,阻挠无产阶级政党在选举中取胜。如法共在法国一直影响较大 ,选举得票率高。1956年有150议席,而1958年,资产阶级通过制定新选举法或修改选举法,轻而 易举地剥夺了法共的席位,使之由150席变为10席。其后,法共选举得票率一直超过议席规定的百分比, 但都被资产阶级剥夺了。 
     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出现过社会民主党执政的事实,如英国的工党、法国的社会民主党,他们只是打着工 人阶级政党的旗号,实际上已资产阶级化,变了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在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的形成和确立,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新教运动和启蒙运动。
     上述三大运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既用来解放思想,把人从神和王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让人正视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又用来先是反对神权统治,后是反对王权统治,让人的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得到制度的体现,最后给人的发展开辟现实的道路。法国大革命中发表的《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表述: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等。更早些时候,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一切人生而平等,他们都是被创世主赋予某些不可割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当中设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在这里,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大师的观点得到了较好的阐发。如卢梭的民主、自由、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共同意志不可改变等论点,都被吸收和运用。当这些政治思想被运用到经济理论思维当中,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追求个人利益是正当、合理的,人的财产权是神圣的,经济活动应当是自由的等一系列观点。例如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任其完全自由,让他采取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显然,基于上述过程和主要观点的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上述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呢?
     应当肯定,相比封建主义政教合一、以神权和王权而非人权为本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为了人,它要求消除加之于人的一切外来的精神的和物质的、最终导致人的异化的束缚,让人回归自我,回归自由。这为人的发展开启了历史之门,导引人类走上追求自身幸福的道路。可以说,这个意识形态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但是,必须看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其最根本的内容,是在对人本主义核心中的人作界定和诠释时,把人仅仅归结为个人,也就是说,仅仅在个体的意义上理解人。人本主义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重新说明:人世间的一切就是个人的一切,一切都必须从个人出发,并以个人为归宿,人的权利是个人的权利,人的需要是个人的需要,人的发展是个人的发展,人的幸福当然也是个人的幸福。据此,它所主张的民主、自由等等,也首先在个人权利的范畴内得到解释。这就是资本主义历史眼界内的人本主义,最终被归结为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模块6: 认清趋势,把握必然——认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发展方向

【目的要求】

1、掌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熟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了解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实质。

           2、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4、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5、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1、垄断利润的来源和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调控手段和实质。

          3、如何正确全面地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

          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法、阅读思考法、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讨论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实践项目】观看视频资料谈感想:推荐视频为《摩登时代》、《全球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教学要点: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们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要全面掌握这一章的基本内容,建议大家把握三个关键词:发展、变化、趋势。这一章着重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深刻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对于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条件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讲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一讲的基本脉络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形成垄断,先是私人垄断后来是国家垄断,最后讲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本部分所讲述的内容主要分析的是在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总体上说,这些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是适用的,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又有不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特征,而且垄断资本主义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它又可以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样两个阶段。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1、自由竞争及其主要特征

     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其主要特征有:

(1)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个资本构成的个人业主为主;

(2)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除了土地所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

(3)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改进技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大利润;

(4)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只是充当“守夜人”,基本上不干预经济活动。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局限性表现在:(1)单个私人资本的有限性最终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直接障碍;

(2)无限制的竞争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效益;

(3)企业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就决定了企业行为的短期性和企业精神的狭隘性,势必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任凭市场的自发调节,不可避免地出现供求失衡,成为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

(二)垄断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达到了它发展的顶点,此后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20时纪初,基本上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垄断在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垄断的形成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应该说,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则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对此,列宁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这是因为:

(1)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如果一个部门的生产和资本分散在社会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本家手中,则根本不可能形成垄断的局面。因为他们之间很难达成某种协议,即使一些企业形成某种联合,也难以左右整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而在生产高度集中时,情况则大不一样。这时,一个部门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公司手里,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某种协议,通过联合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

(2)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因为当少数大企业控制了一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该部门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济,难以与之竞争,而其他部门的资本也难以转移到这个部门,从而保持了大企业的独占地位。

(3)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如果一个部门中的少数大企业之间进行竞争,那么,由于它们实力相近,结果会造成两败俱伤。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竞争,这些大企业之间就会谋求暂时的妥协,为共同控制生产和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达成协议,从而形成了垄断。

2、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虽然垄断取代自由竞争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它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同时并存。

     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1)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而竞争的存在,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垄断不能消灭商品经济,自然也就不能消除竞争。(2)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企业。在非垄断企业之间,以及非垄断企业与垄断企业之间势必会展开激烈的竞争。(3)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垄断组织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它们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既存在着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也存在着垄断竞争,即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以及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与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具有了新的特点:(1)竞争的目的不同。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竞争的目的已不是取得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而是攫取高额垄断利润。(2)竞争的手段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资本转移进行的,部门内部的竞争则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来击败对手。在垄断时期,垄断资本家在经济上主要是依靠垄断的高压统治,在政治上仰仗政府的力量来战胜竞争对手。为了达到目的,垄断资本家有时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3)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垄断资本的竞争双方都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这便使得竞争特别激烈,更具有持久性,竞争造成的破坏也更加严重。(4)竞争的范围不同。自由竞争主要发生在国内经济领域,垄断时期的竞争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

3、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家实行垄断统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尽管垄断利润远远高于平均利润,但是,就其来源来说,依然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其能够获得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两种基本形式。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经济落后国家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然而,垄断价格并非一种可随心所欲任意定价的纯主观性范畴,而是一种客观经济范畴。垄断是垄断价格产生的客观基础,同时,它还会受到市场竞争、商品供求和购买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等客观经济情况的制约。

(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金融资本的形成

    与自由资本主义不同,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帝国主义就是“从一般资本统治进到金融资本统治”,就是“金融资本时代”。

    所谓金融资本是指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金融资本既不是银行垄断资本,也不是工业垄断资本,而是在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态。

    金融资本是在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彼此溶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来说,20世纪初期,在工业垄断资本形成的基础上,银行垄断资本也迅速发展起来。银行业垄断同样是银行业集中的结果。随着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便使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普通的借贷关系中介人变成了控制工业企业融资活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万能的垄断者。银行的这种新作用表现在:(1)大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金融关系,银行可借此掌握了企业资金往来和经营情况,能对企业进行及时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甚至左右企业的命运。(2)大银行可通过购买工业企业股票等方式参与和控制工业企业,把它们控制在自己手中。(3)大银行要派人充当企业的董事或经理,实现银行与企业人事上的结合,直接掌握和控制企业。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促使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逐渐融合起来。一方面银行垄断资本通过购买工业企业的股票和创办新的工业企业的办法,把资本渗入工业中去。另一方面,工业垄断组织也通过购买银行股票和创办新的银行等办法,把资本渗透到银行业。这样,通过金融联系、资本交织和个人联合,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即金融资本。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掌握大量金融资本,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的少数最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就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真正统治者,他们控制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掌握一定数量股票额来支配和控制企业的制度。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建立对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等的层层控制,并进而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基本上是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各种渠道收买决策人和高级官吏,如通过赞助选举、提供政治捐款等,影响政府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内外政策;二是利用在其控制下的政党,派代理人或亲自出马担任政府要职,直接掌握国家机器实现政治统治。此外,金融寡头还凭借其经济力量建立许多企业、事业机构,掌握着出版、报刊、通讯、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并插手于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体育、卫生、慈善事业等,把其统治扩展到社会生活一切方面。

3、资本输出

    金融寡头在国内建立起全面统治的地位后,为了获取更多的多方面的利益,必然要向外扩张,资本输出就成为它们扩张的主要手段。因此,列宁指出:“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之所以能够取代商品输出而占据主要地位,是因为:

(1)国内大量“过剩资本”的出现。随着垄断的形成,一方面金融寡头攫取了大量的垄断利润,积累并掌握了巨额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国内的有利投资场所明显不足。这样,便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这显然与资本的本性相矛盾。于是,资本输出便成为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必由之路。当然,这里所说的“过剩资本”并非绝对“过剩”,仅仅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利润率不足以满足垄断资本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而言的。

(2)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需要。垄断造成的巨大生产能力,使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问题愈加突出,为此而展开的国际竞争也愈演愈烈。资本输出可以跃过对方的贸易和关税壁垒,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迅速占领和垄断市场。把资

本输出到落后国家直接开发资源,又是垄断廉价原料的稳定来源的最好办法。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的增长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社会化的发展,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成长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体来说,二战后爆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为了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就要求资本社会化得到相应的发展。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是因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资本社会化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因而资本家阶级不得不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次做出局部的调整。主要表现在:

(1)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在战后科技革命条件下,一批新兴产业部门迅速形成和发展,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此外,还有一批“传统产业”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已经或正在成为新的高技术产业,如冶金、汽车业、化工业等。与此同时,一些规模巨大的企业涌现出来,并在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如1990年美国占公司总数3.9%的特大企业占公司收入总额的88.77%。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必须进行能源、供水、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治理公害、开展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各项工程,也必须提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程。然而,高新产业、巨型企业、基础设施、以及环境工程的建设,都要求数额巨大的长期的投资。这就遇到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限制,而国家垄断资本的积累和发展,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因为国家可以把巨大的财政资金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所以,国家垄断资本在数量上要比单个私人垄断资本充足得多。

(2)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在当代条件下,有一些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投资和经营,如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公共产品生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投资等,由于周期长、赢利小(甚至亏本)、风险大,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或者虽有力量进行但不愿承担,这只能由国家垄断资本来从事和承担。因为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和安排社会经济问题。

(3)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深化,国民经济部门不断增多,因而客观上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调节社会生产。这是各自为政、追求私利的私人垄断资本不可能做到的。而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就必须担负起对社会经济组织和调节任务。由于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及其私利之上,并且手中直接掌握着巨大的经济力量和各种经济杠杆,它也有可能根据垄断资本总利益的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种调节。

(4)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因为,战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容量虽然也有增长,但由于垄断资本的剥削更深重了,这种需求却越来越相对落后于社会生产的扩大,从而导致商品资本、生产资

本和货币资本的过剩现象日趋严重。为了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缓和日趋严重的经济危机,需要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开拓和扩大国内外市场。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的时期。这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国营的铁路、邮政、电话、道路和交通运输设施,国家举办储金局、专卖事业等。有的国家为了发动侵略战争,国家出资建立军火或军需品工厂,国家预算中增加军事采购,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国有化。这些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早期形式。

(2)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稳定发展、并带有特殊性的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普遍建立了战时经济管理机构,对生产、分配、交换的各个领域实行国家监管和调节,把人力、物力、财力都置于国家控制之下,有的国家甚至采取了政府订货、给予补助和贷款,以及使工人服军事苦役等方式支持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而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又掀起新的高潮。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纷纷放弃原来所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转而采取各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其中以美国所实施的罗斯福“新政”最具典型意义。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的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总之,在这段时期,由于战争和反危机的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曾出现过三次高潮。但是,战争和危机一过去,各国又都纷纷取消经济的管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因而又出现了三个回潮。所以,这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社会化高度发展条件下的发展,因而具有经常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二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适应社会化资本再生产的需要,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获得了普遍地发展,因而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三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系统化、制度化的特点。国家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全面干预和调节经济,成为整个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主义。因此,由于国家和垄断资本结合的情况不同,便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同具体形式。

(1)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其中国家投资是形成国有垄断资本的主要途径,而国有企业是国有垄断资本的组织形式。

(2)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国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和作为资本所有者的垄断组织合作经营企业。其形式是股份公司。

(3)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私人垄断资本是资本运动的主体,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的结合,并不改变私人垄断资本的占有形式,改变的却是资本的运动形式,也就是说,私人垄断资本的独立运动变为其与国有垄断资本的结合运动。国家调节经济是其主要形式。这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主要、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

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

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这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结合体这一特性决定的。它既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又使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从而加深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它意味着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都参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各国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不同,参与经济全球化所获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居优势地位,他们获得的好处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如何使全球化成为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全球化,将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趋势。

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理解和把握:(1)它是指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描述世界变化的广度与深度的概念;(2)它意味着各种经济行为主体的竞争、冲突和合作即相互作用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3)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将不单指经济生活的全球化,而且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

当代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3、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二重的: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及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维度拓展,因而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是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进行的,是由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动起来的。

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这里从生产、贸易、金融和跨国公司四个方面用数据进行了说明。生产的全球化基于水平化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居主导地位的趋势。贸易的全球化突出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金融的全球化主要从国际债市、股市和汇市三大金融市场的资金运作规模来体现。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则从其企业数量、分布地区和规模来体现。

5、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有三个:一是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它是最深厚的技术基础。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它是主导性企业组织形式。三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市场经济体制是基础性资源配置机制。

6、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意味着资源的配置超越民族国家的边界,成为全球性的了,因而能够给各国带来更大的利益和好处。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悬殊,他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实际获得的利益也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消除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和消极后果,才能使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都带来巨大利益。

 

第二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讲在本模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讲着重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进行分析,以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本讲在结构上的安排分两个部分:先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进行分析;然后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进行分析。

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既涉及经济基础,也涉及上层建筑;既有生产关系,也有分配关系;既涉及基本经济制度,也涉及经济运行机制,因而是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比较全面的刻画和反映。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变化着的。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经历了从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到二战后的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发展体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占有社会化意味着生产资料所有权最终归属私人而占有形式采取了社会化的形式。因此,资本占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完全是在资产阶级利益范围内做出的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国有化程度和范围是极有限的,而且并不是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所始终选择的所有制形式,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

2、关于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

    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实行职工参与管理,推行经济民主。在分配领域,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资本主义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围绕生产资料而形成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因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从属于资本的,其作用在于无偿为资本提供剩余劳动。在机器大工业时期,劳动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和控制是非常严厉的,资本与劳动的矛盾非常尖锐。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要素借助科技进步而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资本的主导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保持资本支配地位的前提下,劳动者享有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利,如参与管理;持有股份;分享利润等。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变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结果,是工人阶级斗争的产物。分配关系的变化是劳动关系变化的结果。劳动者的权力的某种程度的增强意味着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占有份额必然要相应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是劳动关系的局部变化在分配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福利社会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但这一方面是劳动人民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理想总资本家的国家为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缓和与劳动人民的阶级矛盾和冲突而不得不实行的措施。

     股份社会化只是意味着股权越来越从少数个人手里分散到众多人手里、从家族手里变为法人手里这样一种趋势,并不等于财产的社会化,并不等于消除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并不像有人认为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生长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为:第一,股份制产生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运动中,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发挥其社会职能的。第二,就股份制的社会形式而言,不能不说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 ,中文1 版,第25 卷,497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 第三,股份的社会化,劳动者持有股票,并没有说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直接结合。股息收入其实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的一部分,只不过以新的方式回到劳动者手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学术界也有一种倾向,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股份社会化就是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长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3、关于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阶级关系上,阶级结构发生变化,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基本的阶级关系。一方面,战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管理的职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大企业内部所有制与控制权的分离加速进行,实际握有资本的人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大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拥有丰富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之手。资本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也有相矛盾的一面。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养显著提高,知识化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与资本家斗争的力量也大大增强,这使他们不但能够在生产决策环节与资本分享权力,而且能够在收入分配环节与资本分享利益。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反映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地位的提升和斗争实力的增强。

    具体说来,当代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资本家内部结构的变化,即在家族资本家(或传统资本家) 继续存在的同时,经理资本家(或新型资本家)的人数和作用逐渐增加;二是包括经理资本家在内的中间阶层的扩大。其中,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间阶层的讨论和研究最为集中、深入。

     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西方国家已中产阶级化。持这种观点的人的主要依据是: (1) 当今发达国家具有中等收入的社会成员已占大多数。(2) 当今发达国家脑力劳动者已占大多数,他们拥有知识财产,是“新统治阶级”。“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劳动的消亡以及随之而来的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的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和自动化生产的操纵人员不会取代工人阶级的位置,而是会形成一个新的‘占有者阶级’,并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统治阶级’。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中产阶级将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不断缩小而日益扩大,也就是说,社会将‘中产阶级化’。" (勃兰德等:1未来的社会主义2 ,中文1 版,8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 (3) 当今发达国家已进入了所谓“职员社会" 。

     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流行的所谓“中产阶级”理论普遍持否定态度,并对中间阶层的构成、划分阶级的标准以及中间阶层的性质、地位作了分析。

(1) 关于中间阶层的构成。有人认为是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基本阶级之间属于中间状况的阶层和社会集团;也有人认为是指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也雇佣少数工人的中小企业主、农场主、手工业者和拥有少量资本的小食利者,以及那些独立经营的律师、会计师、医生等高级专业人员;还有人认为所谓“中间阶层”是由三个不同质的部分组成,即垄断企业和大股份公司的中上层管理人员、拥有少量生产资料的小资产阶级、以脑力劳动为标志的新型无产阶级。可见,由于中间阶层的成份复杂、变化不定以及对它界定的内涵、外延的不同,对中间阶层构成的认识并不一致。但基本倾向是:不利用生产资料剥削他人的雇佣劳动应是中间阶层的基本特征。

(2) 划分标准问题。国内学术界对西方中产阶级理论进行了批驳,指出西方中产阶级论者总是竭力回避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而以社会分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或薪金的多少等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而按这样的标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将有无数个阶级;另外,他们的三大阶级论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向中产阶级靠拢的说法,无法解释现代资本主义中两极分化扩大的事实。还有一种以对社会的稀有资源的占有为标准划分社会阶层的观点,认为前工业社会的稀有资源是土地,工业社会的稀有资源是机器,后工业社会的稀有资源是知识、信息,并由此把当今社会划分成知识分子和没有知识的人两大阶级。这种看法也不正确,因为知识、信息的价值必须与资本相结合才能实现,而一旦与资本相结合,知识和信息就只能服从和服务于资本,或辅助资本创造更大价值,或协助资本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国内学者大都认为: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和占有多少作为标准划分阶级,才是科学的、正确的。

(3) 中间阶层的地位。国内学术界认为: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中间阶层对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社会地位仍未改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从与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来看,“白领工人" 都是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劳动者。第二,从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尽管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但都受资本的支配,没有独立的地位,都是为资本直接或间接提供剩余价值的劳动者。第三,从领得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来看,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企业中,除少数高级雇员外,大多数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仍然是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的人员,他们的劳动是整个商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工资仍属资本家的可变资本。

(4) 中间阶层的性质。国内研究者多数认为,中间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并不存在,虽然这些中间阶层或集团在诸多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但由于它们缺乏统一的社会经济基础,而在政治态度和政治思想上呈现出摇摆不定、多变的大杂烩特性。所谓中间阶层的中间性表现在:新中间阶层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拥有对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日常管理权和控制权,他们的中间性来源于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双重职能和同生产资料的双重关系,即一方面,他们也是劳动者,他们的利益与垄断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不一致,这使他们可能同工人阶级联合;另一方面,他们又因控制着工人的劳动而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发生冲突,这使他们可能同资产阶级联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间阶层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依附性不断加强,是其得以不断发展的前提。从中间阶层的这一特性看,它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

4、关于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普遍实现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结合。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干预起辅助作用。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的差别的影响,不同国家二者结合的方式和程度有一定差别。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和破坏性降低,社会再生产的周期性不显著。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加强说明资产阶级的统治手段越来越高明,资产阶级国家越来越成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5、关于政治制度的变化。

    各国基本形成两党轮流执政体制,政府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法制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改良主义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扩大。

二、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变化不是偶然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些变化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直接动因有四个:

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结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战后科学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各国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由科技进步所代表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二是工人阶级的斗争。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人阶级的斗争力量得到增强,迫使资本家阶级在不根本影响其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工人参与决策并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

三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开展竞争中,一方面试图在政治上诋毁社会主义,在经济上挤垮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吸取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如国家干预经济、实行经济计划等。

四是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自觉的改良和调整。

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或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这些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从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资本主义新变化反映了社会大生产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事实上,资本主义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发生变化的只是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劳动关系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但资本雇佣劳动这一深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变。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加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并没有改变社会财富占有两级分化的现状和趋势。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消失了,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能根本消失。

 

第三讲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三讲着重阐明两个大问题:一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这事实上是对其存在合理性的认识。二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这实际上是对其存在的否定性的认识。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在逐渐降低,而否定性在逐渐上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判断社会制度合理性和否定性的标准,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讲主要是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来观察和判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的。

本讲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相对前资本主义其他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

    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的认识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其一,从经济基础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制度替代封建社会,旧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基于自由和平等的契约关系所取代,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从经济体制角度看,资本主义制度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结合在一起,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其三,从上层建筑的角度看。资产阶级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将自由、民主和平等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加强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促进了社会进步。

总之,资本主义为商品经济的最广泛发展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资本主义摆脱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劳动者的超经济强制,以及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的人身依附,实现了自然经济瓦解后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的人的法律上的平等和自由;资本主义创造了比以往更高的文化艺术。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本部分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分析侧重于两点,一是资本主义趋于灭亡的动因;二是资本主义趋于灭亡的时期。二者是相互联系着的:资本主义内部包含着否定资本主义自身的因素,只要这些否定因素存在并成长着,资本主义就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的成长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资本主义不可能一夜之间趋于消亡,正如它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长起来一样。资本主义只有在内在的否定因素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才能走向灭亡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因此,本部分的核心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二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关于第一个知识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根本动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种矛盾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该矛盾。生产社会化的表现主要是:(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人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只是与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力总是不断发展着的,生产社会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与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不相适应时,资本主义就走向了灭亡。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一是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来说具有双重后果:一方面,通过资本积累,资本的规模得以扩大,对于单个资本而言,可以提高竞争力,获取超额利润,所以,资本主义有强烈的积累冲动。另一方面,资本积累客观上使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加快,推动了生产社会化,又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亡奠定了物质基础。资本积累的加快进行实际上起着加快资本主义灭亡的作用。

二是国家垄断——标志资本主义灭亡的社会条件。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的社会性日益增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本和管理的社会化达到最高水平,它标志着资本主义灭亡的社会条件成熟了。

三是工人阶级——宣告资本主义灭亡的阶级条件。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的革命力量。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使命将由工人阶级承担并最终完成。

(二)关于第二个知识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资本主义内部否定因素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而必须经历比较长的时期。具体来讲:一是任何社会形态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内部矛盾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也不例外。

二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从个别国家向更多国家扩展的过程,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整个扩展的过程也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反复进行和螺旋上升的过程,这就大大延长了过渡期。

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还没有达到完全激化和严重制约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动调节和适应能力还比较强,这也大大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进程。

总之,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是历史的必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不仅决定了必须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而且还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1)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为社会主义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手段。

(3)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着社会主义因素。

(4)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世界性普遍交往是社会主义产生和存在的重要前提。

案例点击:

托拉斯王国——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

                               ——马克思《资本论》1  第688页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密执安洲的盐业出现了初级垄断组织“普尔”。接着铁路和其他工业行业相继成立了“普尔”。这是一种协议性质的垄断企业。1879年洛克菲勒成立了美孚石油托拉斯,当时资金只有一百万美元,九年后猛增到七千万美元。兼并了十四家大石油公司,控制了二十六家石油公司的多数股,掌握了90%以上的美国石油生产权和出口权。同期托拉斯垄断组织在美国迅速发展。1901年,摩根垄断组织的美国钢铁托拉斯公司建立。由700多家与钢铁有关的企业联合组成。控制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美国的66%以上的钢产量,拥有1000英里以上的铁路和巨大的内河、海洋运输船队,托拉斯垄断企业成为美国经济中的控制力量。

    垄断组织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为金融寡头。洛克菲勒家族联合了花旗银行,摩根本人就是许多大银行的董事长和董事。一种新的资本——金融资本出现了。工业托拉斯集团和银行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垄断组织发展到金融寡头式的组织方式。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穆迪在其所著的《托拉斯真相》中这样写到:“我们发现托拉斯的支配势力是由大小资本集团的交错网所构成的……两个庞然大物洛克菲勒集团和摩根集团与它们结成联盟。这两个奇大无比的集团……构成了美国的企业和商业生活的心脏,其他的全是以千百种方式遍布于我们国民生活的动脉,使得每家每户都感到它们的影响,然而一切都于这个伟大的中心源泉相联系,并依存于它,它的势力和政策支配着一切”。当年的摩根和洛克菲勒集团和一批特大型的垄断组织支配了美国经济。例如在美国制造业中年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0.9%,到1939年提高到5.2%。大企业中的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55%,大企业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达67.4%,其中10亿美元资产的特大型托拉斯公司从1901年的1家到1939年增加到31家,1946年增至43家,1959年统计为93家,占全国公司总数的0.01%,却拥有全部公司资产的1/3左右。

     至此,财团式的托拉斯垄断集团统治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二次大战前,八大财团控制了美国经济,它们为:洛克菲勒;摩根;芝加哥;波士顿;梅隆;杜邦;克利夫兰;库恩—罗比。二次大战后统计时为:洛克菲勒;摩根;美洲银行;第一花期银行;芝加哥;梅隆;杜邦;克利夫兰。1935年它们的资产总额为10亿美元,1948年为1230亿美元,1955年为2322.8亿美元。

    美国式的托拉斯形式的垄断组织是世界垄断经济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较具有典型性的,被称为世界托拉斯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