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谋新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首场教师座谈会
本网讯(通讯员:孙晨忱)为进一步科学谋划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晰未来五年发展的思路,7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首场教师座谈会。学院副教授以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聚焦教学提质、科研攻坚、队伍锻造、制度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学院建设集智聚力。座谈会由学术副院长方章东主持,院长助理胡昕亮参加。

一、 固本强基: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座谈焦点。会议强调,规划需紧密围绕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这一中心,教师招聘与后续系统化培养必须并重。学院积极为新教师“留出时间、提供平台”,夯实发展根基。关注教师发展需同时加强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关怀,有利于教师以更好状态投身育人工作。有教师提出构建“老中青”有机衔接的团队,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以“留住人才”。有教师建议完善新教师培养机制,入职前三年可融入行政工作锻炼。还有教师强调需营造“更宽容的土壤环境”和积极氛围促进团队成长。
老师们积极发言指出,优化办公环境与交流机制对促进不同年龄段教师协作至关重要,倡导“因材施教”培养教师,发掘个人专长,并强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及对学生深造的引领作用。
二、 守正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
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与实效性是核心目标。老师们主张深化集体备课,推动案例教学与时俱进,提出建设数字化思政课素材库,依托集体智慧与机制创新助力教师成长。有老师直指关键——思政课堂需更具吸引力。在聚焦以赛促教方面,老师建议加大对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奖培育的重视与投入。同时强调需系统梳理学生实践成果,丰富案例资源库。老师们针对案例库的建设也提出了更多自己的建议,例如呼吁更积极投入大学生思政实践指导。
三、 协同攻坚:激发科研创新与团队动能
科研突破与团队协作是驱动学院升级的关键引擎。经验丰富的老师建议量化科研要求,并系统指导青年教师项目申报,引入名家讲座开拓视野。强调科研与教学并重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教师“走出去”交流、出版专著以扩大学术影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方面,营造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同时有老师建议精准梳理教师专长,打造特色科研团队。
四、 特色发展:明确定位与优化制度保障
多位老师为学院差异化发展建言。有老师提出,在资源生源存在客观差异下,民办马院需“找准办法,创新发展”,同样大有可为。建议打造学院红色文化特色,并探索开设思政本科专业,培养企业急需的党务党建应用型人才,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制度建设被视为长远发展的基石。有老师建议马院建立自有制度体系,加强对上级文件的院内解读与重点提示。院长助理胡昕亮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与会教师的建议,并特别指出需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引领、规范评奖评优制度。科研副院长方章东教授最后强调,随着学院规模扩大,制度建设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教师发展是学院发展的核心,期待全体骨干教师在未来五年并肩战斗,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座谈会作为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的重要环节,广泛凝聚了发展共识,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在队伍锻造、教学革新、科研跃升、特色凝练和制度完善等方面的发力方向,为谱写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充分吸纳意见建议,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科学谋划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于近期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召开系列规划座谈会。学院将广泛听取并吸纳全体教师的意见建议,组织大家深度参与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建设工作,群策群力,共绘马院发展新蓝图。
(审核:何小刚 责任编辑:夏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