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2+3”模式,全力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3-18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吴之娴、董丽娟、李颖)近年来,安徽新华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出思政教育“1+2+3”模式,全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全面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一条主线,发挥关键课程作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加强思政课建设,是解决教育根本问题最直接最关键的途径。安徽新华学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多措并举办好思政教育。

       设立专项资金,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学校制定思政专项经费制度,为全力推进思政教育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不断优化思政课管理制度,校领导、督导深入思政课教学一线,参与备课、听课全流程,并亲自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堂思政课”。

       关注教师成长,抓队伍聚人心。通过校内转岗、转化、招聘等方式,多措并举,学校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达到教育部1:350师生比标准,实现增“量”保“质”。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问题,打通发展渠道,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促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内涵式建设,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及思政课平台线上常态化学习制度,深入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一对一”指导活动,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确保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创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画出最大同心圆。

深耕两个课堂,践行知行合一理念

       面对青年学生这个最活跃的群体,需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融合起来,才能更好激活课程要素,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增强思政课实效性。近年来,安徽新华学院深耕两个课堂建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通关键点,让思政课在“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循环中提升理论容量、思想含量。

       夯实理论教学基础。当前,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开齐六门公共必修思政课基础之上,设置“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照片里的大国外交”等一系列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完善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制定落实“三集三提”思政课备课模式,聚焦思政课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每学期安排示范教学,做好过程性材料记录检查工作,提升思政教师业务水平、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安徽新华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下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持续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发挥“大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落实实践基地建设,与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蜀山烈士陵园管理处、安徽革命烈士陈列馆等单位展开合作,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功能,组织开展多场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得到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此外,创新提出“行走四课堂”概念,着眼于博物馆、企业、田间、网络云端等多个领域,先后带领学生前往蜀山烈士陵园、李克农故居、中国声谷、长丰县马郢村等地开展实践教学,并运用线上资源开启“云端思政课”,拓展教学半径,深化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让思政课“走起来”,内容“活起来”,感受“真起来”。

构筑三大平台,创新思政教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近年来,安徽新华学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探索育人新模式,打造三大平台联动运作,更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取得新成效。

       网络思政数字平台。安徽新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政教育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互联网与新媒体视为引导学生思想、凝聚政治共识的“新战场”,根据社会热点、学生关注、学校特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互联网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深度融合,主动利用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学形式。2023年,学院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注册bilibili账号“安徽新华学院马院”,上传各类师生思政教学成果进行宣传交流。账号注册半年以来,作品累计播放量超6万,充分让思政教育在数字平台上“润物细无声”。

       学科竞赛育人平台。近年来,安徽新华学院将学科竞赛放在教育教学建设的重要位置,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组织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我和我的坚持’青年短视频作品征集”“‘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互联网+红色专项比赛”等校级选拔活动,遴选优秀团队参与省级、国家级比赛。近五年,学校师生团队屡屡获奖: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荣获奖项,其中第六届获本科组二等奖、第七届获本科组一等奖;“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第五届获三等奖、第七届获一等奖;安徽省首届大学生讲思政课中获本科组优秀奖;2022年“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中获二等奖等等。

       课程思政协同平台。安徽新华学院始终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围绕立德树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持续做好课程思政常规比赛工作。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手拉手”形式,全程参与兄弟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理论宣讲、集体备课等,探索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积极为解决课程思政“硬融入”现象找路径,尝试构建融通互构、协同育人大格局,奋笔写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答卷。

(审核:何小刚 责任编辑:吴之娴)